2013年10月04日    中国经营报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2010年12月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与陈晓的一段对话,在三个月后不幸成为了现实。“对我个人来讲,是否继续待在国美这个岗位上意义不再重大。等到国美 公司治理 完善的时候,我肯定会有一天选择离开国美。”

  2011年3月9日晚间,国美电器(0493.HK)发布公告表示,现任董事长陈晓将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任。此外,孙一丁将不再出任执行董事,但留任行政副总裁。

  “陈晓离开是一定的,只是大家认为没有这么快。”一直关注“陈黄之争”的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认为,“黄光裕是持股30%多的大股东,陈晓仅占不到2%的股权,实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作为 职业 经理人 的陈晓根本是没有机会的,而选择离开则是三方平衡的最佳结果。”

  的确,从当下结果看,陈的离开似乎让僵持不下的职业经理人、公司创始人、基金经理人三方之争“完美”收官职业经理人完成危机时期托盘控盘使命功成身退;家族创始人持绝对控股权重新归队;基金经理人坐享其成的同时将公司运营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仔细分析来看,陈晓出局至多只能算是换来了国美的短暂“平衡”,由于其内部矛盾仍存,一场新的博弈才刚刚开局。

  首先,国美必须承受高层地震连锁反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香港联交所披露,2011年1月12日和13日,原国美电器副总裁孙一丁分别以3.05港元和3.1港元的价格出售国美股票,其持有的1300万股目前只剩下975万股,而与他同时出售股票的还有国美电器执行董事、副总裁魏秋立,其持股比例从最高时的0.12%下降到0.09%。虽然孙一丁仍留任国美行政副总裁一职,但有国美内部人士称,孙一丁未来离开国美的可能性很大,而其他高管去留亦成为公司下一程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张大中作为国美董事局主席的继任者,将可能面对新管理思路的反复与磨合。

  不可否认,陈晓对于国美公司而言贡献有三:其一是推进公司组织架构变革,改变了黄光裕时代一言堂的局面;其二是将仅仅关注规模扩张改为同时强调单店效益,改变了黄光裕时代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三是落实了股权激励计划,在危机关头,凝聚了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干的士气。陈晓的退场是否意味着国美此前的黄氏管理风格将复辟,外界仍存诸多担心。

  再次,职业经理人之于国美公司的位置及权属依然尴尬。

  “可有可无,随时可以被替代。”滕斌圣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式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现状,在持股比例微弱、甚至完全不持股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在关键决策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作为 上市 公司,国美在公司管理架构上虽然做出调整,但依然没有改变公司决策高度集中于个人的现实。比如,在国美运作上市后,黄光裕曾将持股比例从75%下降至34%,套现上百亿;与此同时,他还曾几次修改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可以随时任命董事而不必受股东大会设置的董事人数限制等。而张大中作为国美的非执行董事将来权属多少亦是悬念。

  在从家族公司向公众公司转制过程中,在职业经理人、基金经理人、公司创始人三方势力汇流中,国美屡遭不“适应症”。他的样本意义值得深思。

  目前,家族企业发展方式有两条路径:一是美国公司模式,即国美所遵从的公众化职业化发展方式;另外一种就是传统家族公司模式,即家族的成员共同拥有这个企业,在家族成员里选出有才干的人组成董事会,按照现代商业制度的运作来管理企业。

  不管是哪种模式,其公司管理都遵循着从集权到分权,多方制约、多方决策的权力架构组织模式,“即使是传统家族企业,其内部成员之间,也存在优中选优的过程,通过家族宪法、家族议会的方式,他们可以实现对各方权力的约束。”滕斌圣说。而与此相对,内地家族企业则更多是一种“封闭式”,“一对一式”的简单传承方式。这自然也限制了 企业管理 的改进与发展。

  “中国内地企业目前不存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这与内地公司发展历史短、职业经理人诚信度低、社会法制不健全有关。阵痛再所难免,历史也很难跨越。类似国美公司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争,在未来内地公司的发展中也必然会再次爆发与反复。”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如是说。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