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陈亮 全球品牌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引文: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每人每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的行动潮,“爱心1+1”终将成为宁波三生公司的公益主题。他们由于慈善不缺位,这个常年性的活动,也将随着三生公司志愿者和经销人员的慈善身影,而变成直销界的一个知名的公益品牌。
 
2007年6月,三生在宁波总公司及全国各分公司举行了“爱在三生,精彩人生——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各地的三生“爱心1+1志愿者组织”在活动中宣告成立,并为当地处于困境中的儿童进行了募捐,同时,三生公司为各地儿童捐助了价值50万元的营养保健食品,帮助改善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传递三生人的爱与关怀。
 
据介绍,三生公司这次公益活动针对的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这个主题下开展的首期“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与公司倡导的“共享健康,分享未来”理念也一脉相承。业内人士评论,这个行动将使宁波三生公司的“爱心1+1”活动变成一个知名的品牌,“送爱心”的三生的名字,也将深深地植入受捐助的孩子们的心中。因为,公益日常化是三生公司的习惯之所在。
 
“爱心1+1”公益平台
 
“爱心1+1”活动的初衷,据记者了解,是公司希望经销商每个人每个月拿出1天的时间,参加一次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不管是三生公司组织的还是别的机构组织的,进行不断的激励和积累,来获得公司和个人更大的效果。
 
三生公司董事长黄金宝介绍说,三生公司并不想如其他大的公司那样,一年做一次大型捐助,而是想结合企业的具体发展阶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我们以积累的方式长期坚持做,这也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品牌效应,而且这样也确实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据了解,此次“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是三生公司先在宁波总部做一个统一的发起仪式后,各个地方的分公司分头进行后期的活动,它们根据各个地方的市场需求自行组织与计划 ,送产品、送爱心全由经销商们自己决定。
 
宁波总公司走进奉化育才民工子弟学校、贵州分公司把爱心送到了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木头寨小学、上海分公司的产品捐赠给了上海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上海卉园小学、新疆分公司的筹集捐款则全部捐献给了SOS儿童村的孩子们、重庆分公司更是把南开小学的陈一小朋友请到了分公司大会议室……
 
记者了解到,三生在“爱在三生,精彩人生——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中发出了这样的倡议,也是渊源于和谐之道的三生文化赋予三生的责任与使命: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成千上万的人就能汇成澎湃江河;一件事虽小,但无论多么巨大的变化都来自于积少成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力量,每一个人,每一个月,参加一次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1+1+1+1+1+……+1”,长此以往,当我们的爱心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时,我们所收获的将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共享健康,分享未来”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三生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行动谱写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篇章。
 
全国志愿者组织让爱继续
 
“因为一次牵手,托起一个希望;因为一种关注,唤起一种力量;因为一个行动,支撑一片天空。”为了将“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发扬光大,并使之持之以恒,三生公司根据“爱心1+1公益活动”的倡导,提出并在全国成立了“爱心1+1志愿者组织”,作为“爱心1+1公益活动”的常设机构。如今,“爱心1+1”的志愿者报名踊跃。
 
“以健康为主题,儿童代表着未来,我们是这么一个考虑,但也不仅仅是这样,我们也不把它定位在慈善或者公益,我们会把它定位在其他的方面,但现阶段做此活动是以健康为主的。我们会根据公司实际,主要是通过健康产品,并结合我们的资源做一些免费的健康检测。”宁波三生企划部经理施光辉这样介绍说,企业做公益的出发点就是传播公司的文化和信息,达到公司希望的效果,这也是以文化为导向型的“共享健康,分享未来”的活动。
 
三生公司的相关人员还告诉记者,本此次大型“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仅仅是个开始。今后,各地将把这种爱心接力传递下去,倡导志愿者和经销商们每人每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并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爱心1+1”系列公益活动中来,用真诚和关爱送出温暖和希望,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三生人的爱心之路将会不断延续,三生公司的“爱心1+1”活动也不会落幕,它将持续地进行下去。“每个人每个月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再小的力量也能凝聚成爱的河流,而这些小的行动就会支持支撑起伟大的事业。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