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周村 中国房地产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5月以来,富士康自杀门事件、本田停工事件鲜明地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摆在人们面前,让企业管理者无法回避。企业管理者开始发现,员工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开始发出声音。这一连串标志性的事件,预示着中国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正在走向末路。

  把员工当工具,用其手而不用其脑,在大工业时代是高效的,因为决策权在上,企业统一行动效率最高,但这种被称为泰勒制的工业化管理模式对员工人性的忽视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批评。

  尤其是在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当在丰裕时代与信息革命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成为企业的主力,对非人格化的管理模式的反抗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当老一辈企业经营者们还安于现状时,新一代被管理者已经向旧有的管理模式吹响了挑战的号角。

  新生代的挑战

  今天的员工不再是简单的劳动者,而是思想活跃的个人。企业员工的主要组成人群——80后、90后不管是农二代还是富二代,都是在被重视和关怀的环境中成长的,对职业和生活有更多的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人不是机器,人需要的是人性化的管理。

  而中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普遍缺乏温情和人性,这与员工思想、心理和要求有着巨大反差和冲撞。在这种有活就干、没活随时准备走人的环境下,员工对企业谈不上什么满意度,对自己的未来更没有安全感。尤其对发展和未来有更多要求的新一代员工,在高强度劳动付出和低薪酬的巨大反差下,强势的管理制度使个人诉求和情感无处宣泄,使得心理愈发压抑,对未来愈发迷茫,心理问题自然不可避免。

  富士康、本田等一系列员工和企业的不和谐事件,集中表现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

  闪亮的口号与苍白的现实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自己一手创办的两家企业中,并没有奉行以企业盈利为目的的强势管理制度,相反,他以“利他之心”作为稻式管理法的神髓。稻盛和夫说,“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的利益,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稻盛和夫认为,企业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人才、金钱和技术。其中,人才最重要。他创办的京瓷和KDDI均成长为世界500强。稻盛和夫这种以散财为目标,以退为进的管理模式,反而使企业越做越大,其中滋味,值得仔细品一品。

  纵观中国现代企业,虽然倡导人才最重要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更多企业似乎并不适应“以人为本”的理念。制造业更是以低报酬作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手段。企业对员工的低回报,换回的可能是企业更巨大的损失。

  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对员工正是缺乏人文关怀,员工对企业也谈不上有感情。企业这样的管理模式,既不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也不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人才市场上的用工荒现象,就是对企业的严峻考验。

  富士康事件和本田停工事件,在事态愈演愈烈时,两家企业经营者抛出同一个法宝是——加薪。加薪的幅度在几天内不断提高,但员工情绪似乎并没有被安抚。富士康事件的发展态势到现在谁也不敢说已进入尾声。本田事件也引起连锁反应,一家又一家中国工厂传出停工消息。这对企业带来的损失恐怕不是增加工人薪酬所能够弥补的。
 

 百年修得同船渡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学习的模本。很多人都熟悉的海底捞餐饮公司就是这样一个样板。

  海底捞在规模上不及制造企业,更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但在6个省市的30多家连锁店,每一位去过海底捞的顾客都深深喜爱这个地方。海底捞员工对每位顾客的体贴服务,时刻洋溢在脸上并且能感染顾客的喜悦情绪,让顾客的每次用餐都成为一件愉悦心情的事情。

  服务人员这种幸福感染力来自何处?强装的可以是笑脸,感染力只能发自内心。

  海底捞的员工宿舍中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在四川海底捞还建有寄宿学校。海底捞员工子弟上学只需交纳比较低的费用。员工之间包括上下级是伙伴关系,管理者都是从普通员工起步,一旦有机会提升工资会大幅提高。海底捞的考核标准只有两条: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

  海底捞的管理模式正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典型,企业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而员工对企业的回报就是海底捞火爆的业绩。

  某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时期,从最高管理者到普通员工统一降薪。与众多企业不同的是,危机后,企业把所有扣掉的薪水全额补回给员工。更不同的是,危机后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好转,企业补薪后开始为员工涨薪。这家企业的离职率一直很低,包括在企业危机期。

  企业和员工的同甘共苦,让员工有了安全感,更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当企业处于危机时,员工就会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这与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不谋而合。

  企业对员工的待遇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在美国,消费者不愿为来自压榨工厂的产品买单;在日本,微笑员工的产品更受买家的欢迎。

  为了使员工提高对企业的满意度,用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在世界500强中,有80%的企业有员工帮助计划(EAP),帮助员工克服心理问题,提高健康程度。在我国企业,系统的员工帮助计划还是一件新鲜事。不过,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员工暂时计划和职业生涯管理等人性化管理工具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

  也许富士康和本田事件是一个契机,让我们的企业正视员工的需求,进而痛定思痛,建立全新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如此,当多年以后我们回首时,就可以认为今天这个变局正是新的人性化企业管理时代的黎明。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