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笔者金久皓率先在世界上提出“ 企业文化 风水学”后,这个概念随着笔者课程定单的增多而日益受到企业家和企业文化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最近就有10多家企业邀请笔者连续做了“企业文化与风水学实战”内训数十场。听了笔者课程的人都对企业文化风水学概念和实施技术已经彻底掌握了,在这里不就有关内容公开了。今天想补充一个观点是:企业文化风水学建立从研究诗经开始。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风水学建立从研究诗经开始呢?
在这里解释一下:因为在中国最初关于“风水”记载是《诗经·公刘》。
《诗经·公刘》里出现“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诗句。《诗经·公刘》记载了周民族的先人公刘为周民族选择部落聚集地的过程,据说在历史上,人共有五次大迁徙,公刘迁豳是第一次,对周民族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公刘是后稷的曾孙,《诗经·大雅》卷《公刘》篇称其宽厚仁慈,温谦恭让。
《公刘》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大型宴会上唱的雅歌,是歌颂周国祖先公刘由邰地迁到豳地的颂歌,诗中详细描述了公刘仔细选择部落居住地的过程,他先是“于胥斯原”,详细察看这片平原,发现这里“既顺乃宣”,也就是说这片土地既富庶又繁荣;接着又“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根据平原上泉水的流向走势,登上南边的山岗,确定了都城的地点;然后“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在山岗上测量日影,勘察阴阳相背、观看水源流向;根据这些,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丈量了洼地和平原,确定了田地的赋税。这一记载,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风水的最早描述。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