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在婚姻当中,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找到适合自已的人,找到对路的人,这样的日子才会有滋有味。其实对于企业选人来讲,也是如此。不论是优秀的企业还是刚刚创业的公司,都愿意找到合得上拍的人,找到和组织的血型一致的同类人。说得文皱邹一点,就是要找到认同公司的愿景,具有公司要求的品质和素质的人。
 
    但实际选人的时候,我们的HR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大家都很注重应聘者的简历,从学历、经验、到背景、到专业技能,这些都是面试时关注的重点,所有的提问都围绕着这些展开,大家都很关心这个人来了能不能干活,却忘记了一点,他来了后能不能干得下去,或者说他愿不愿意为你干?因此,有一个词叫流失率,是HR心中的痛,据高不下的流失率,意味着大量的招聘成本的浪费,意识着大量的错置成本像水一样流光了!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连试用期都没过就拉着箱子走了,有的是主动提出,有的是主管无法忍下去,叫人家走。不论是自已走,还是让人家走,都说明一个问题:选人的时候干嘛去了?!说明招聘出了问题,那就是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从 企业文化 的角度来选人。
 
    天使基金投资人薛蛮子曾经说过,要让我下决心投资一个创业者,我至少要看他一年的微博,看看他是如何对待家庭的,如何对等老婆的,如何对待他的下属的,如何对待时间和金钱的,而不光是看他的商业计划书和做事的头脑。其实这句话也道出了选人的真谛,那就是这个人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他是不是和你的企业文化、和你所倡导的做人的理念一致?他是不是认同你所说的这一套,并且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决定了他在你的企业中能够坚持多久,决定了他会不会成为你的核心骨干,也决定了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不是愿意和你一起扛,哪怕是扛一段时间!
 
    所以,在招才选将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做一个工匠,只注重从技术的角度像精心挑选砖瓦块一样对待应聘者,而应该站在道的层面上,站在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用人观,站在我们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角度来看人观察人,像一个识人的智者一样,先从人的思维、性格、内在潜质上来判断他是否合适。
 
    那如何从道的层面来选人呢?首先要知道我们的道是什么?
 
    很多企业都有用人之道,比如说联想的用人之道就是要找到发动机,而不是螺母钉,这个道可能基于企业的发展历程、所处的行业、产品特征、客户群、甚至是老板的一些个人想法决定的,这都很正常,只要是一个组织,就会有它独特的用人文化。曾经被称为“土狼”的华为,在招聘时致力于要找到具有狼的精神和品质的人,华为是中国通讯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已经在行业中排名世界第二大,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华为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已独特的企业文化要求的人,虽然他们面对是的一群秀才,全部都是高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但是这群秀才中只有能够成为战士并且不会成为奴才的人才能入选,成为战士需要坚强的意志力,不成为奴才要求有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这些特质是华为最为看重的潜质,这些人也成为华为这二十多年艰难崛起的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个案例说明了一点,企业的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你的企业文化要求你找到什么样的人?!
 
    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有一个,那就是新浪。我们看新浪新闻,发表新浪博客,天天写微博,这个天天改变我们生活的企业,它是如何选择人才来为我们创造服务的呢?新浪选人文化第一条就是重视诚信。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