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一、百年老店的本质:企业愿景的精神相传

    对任何企业来说,长期保持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为此必须不断创立新业务。

    如何的“百年企业”还有多少?

    从国际上看,一个百年的企业长期保持增长的情况是很少的。分析1937年的“前100个百年企业”,我们发现,其中49家被收购、破产或被收归国有;有30家虽然生存下来,但不再是“百年企业”;到目前仍留在“百年企业”的企业少之又少。

    1、“百年企业”的基础:文化

    我们不能说,缺少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一定不能够取得成功,但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会缺少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因而注定不会长期成功,注定不能够成为做大,做强、做久的“百年老店”。

    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企业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忽视文化因素影响更加突出,这不仅表现在”百年老店“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历史文化风景线,而且表现为”百年企业“的形成必然是以独特的 企业文化 为基础的。

    2、“百年企业”的关键:利润观

    培育“百年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树立正确的利润观,奠定精神文化基础。

    创办和经营企业最终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具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追求方式?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企业对这一系列问题回答的差异,反映了企业基本利润观的不同。而这种利润观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成为成功的百年企业。

    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

    美国著名的智囊公司——兰德公司花费了20年的时间跟踪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百年长生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目标。具体包括三条原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三是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这表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超越利润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因而,树立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是百年企业的精神文化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打造百年企业,必须将“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平等对待员工”、“平衡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等这些看似非常“虚”的口号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将其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

    3、“百年企业”的长久之道:制度文化管理

    企业家个人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经营是要持续的,企业只有通过培育超越企业家个人自然寿命的限制的制度文化,才有可能成为持久经营的百年企业。

1999年,长虹集团董事长倪峰离任,但其后任者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控制这个品牌价值高达260亿的庞大企业集团,一段时间后倪润峰又重新执掌帅印。这说明象长虹这样中国企业的佼佼者也无法超越企业家生命周期。近些年,许多鼎鼎大名的中国企业都随着曾风光一时的企业精英或领袖的沉陷而销声匿迹了。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还缺少超越企业家个人生命周期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制度文化。通过培育优秀的制度文化而打造“百年企业”,中国企业还任重而道远。

    任何一种“百年企业”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或者幸运,它是企业愿景发挥到极致的表现。用企业愿景文化来领导企业走向未来,是实现百年企业的实质所在。

    二、国际“百年企业”成功的秘密

    任何事物最终的结果都来自一个积累的过程, 制造业 也不例外。纵观中国多年来的制造业市场,在几年内通过某种轰炸效应流行于全国的品牌实在不少,但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增长的品牌几乎没有一个超过五年。在中国已加入了WTO的今天,对于众多想长期跻身于国际市场的任何制造业企业,研究在国际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百年企业”共性成功的秘密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迫和必要。

    1、历史的延续性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很多企业都是靠个人英雄主义成功的,决策者的变故所带来的大都是企业的变故,企业的寿命质量往往体现在决策者的 营销 寿命质量上。这种“人文”营销上的断档,不可能造就出“百年企业”来,而国际“百年企业”的第一个共性秘密就是极强的历史的延续性。不管换了谁来经营,都较能稳健地接过品牌发展的接力捧,这类企业大都拥有超过100年的发展史。美国著名的GE,拥有了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承了100多年的口碑。而在中国的众多品牌中,最具有人气指数最高的华为至今才有几十年的历史。对比之下那些想在3—5年打造成国际的企业是不是显得有点急躁呢?

    2、质量稳定与标准可控

    严格的质量自我控制体系:质量就是生命,几乎每一个制造业企业都是这样标榜的。但面对利润和迅速扩张的诱惑,能够始终严格自律,不间断自我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的企业,在中国目前的制造业企业中又有多少?国际“百年企业”可不是这样,因为他们在追求活得更好的同时,还要活得更长,他们深深地懂得,健康的品牌必须永远恪守永恒的、决不能自欺欺人的高质量。

    3、严谨科学的品牌延伸

    忠于品牌:国际“百年企业”非常忠于自己的品牌,他们要让自己旗下的品牌孩子最长寿、最健康、最富有创造价值,所以他们都懂得“少生优生”的道理。他们不想让量影响到质,因量而造成的教育不良会降低整个品牌的价值。厚此薄彼、三心二意是对品牌的不忠和亵渎,生而不养的品牌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报复“父母”,甚至会使“父母”精疲力竭,不老而终。以国际最古老最知名的IBM为例,在100多年漫长的岁月里,IBM只推出了不到十个品牌,而且每一个品牌的推出都是那么天然和谨慎,决不会像目前中国的一些品牌那样,有了灵感起个好名子就马上推出一个品牌;

    4、独具的品牌定位

    独具特色的品牌个性定位是所有国际“百年企业”成为百年品牌共有的秘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