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www.ceo.hc360.com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实践证明,食品安全要靠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更要靠企业的道德自律与强化管理。雨润集团1993年创业伊始,就恪守“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原则,为百姓提供优质放心的肉制品。

    确立“生产放心产品人人有责”的企业文化。创业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食品安全是生产企业第一责任”的理念,始终不渝地将这一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落实于每个工作岗位。我们健全规章制度,警示每一个员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提供放心满意的产品是雨润人的天职。要求员工恪守道德和责任的底线,坚持“三不原则”和“四不放过”,即:不接受、不生产、不交付不合格产品;对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找不到原因不放过,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放过,拿不出纠正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放过。2006年7月我们采购的一批生猪经检验发现含有瘦肉精,全部做无害化处理。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这已成为雨润人的共识,职工自发提出了“天天都是3•15”的口号。屠宰车间的一名工人说,质量可以通过严密的监控得到保证,但不是万无一失的,我们要以100%的努力去堵住哪怕是1%的失误。“产量是钱,质量是命,我们不能要钱不要命”,这些质朴的语言透视了雨润人的道德底线。特别是每逢年节销售旺季,雨润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都要举行以质量承诺为主题的活动,警示员工绝不能因市场需求量大就降低产品质量要求。

    建立追溯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的全过程保障。在强化职工道德自律的同时,我们完善了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并将此纳入企业长效管理体系。企业为每一批产品建立“户口档案”并存档保存,从原料进厂检验、腌制、杀菌到包装再到出库配发等各个环节的数据都进行记录。努力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程保障。在养殖环节,一方面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养殖基地,提高上游生猪的自给比例,降低原料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完成与基地农民的对接,先后建立了良种繁育、技术学习 、畜牧防疫、生产服务、保护价收购5大体系,用于保障屠宰业务源头供应稳定与安全。在流通环节,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构建了覆盖整个中国大陆的物流网络体系,目前拥有5大食品交易平台、40多条专有铁路线、近千辆冷链运输车,实现低温肉品全程冷链运输,从而有效保障了物流环节的食品安全。在销售环节,实施渠道精细化、纵深化发展策略,逐步推进“渠道为王”向“终端为王”转变,不断加大与商超终端零售商、品牌加工企业、连锁餐饮企业的合作。同时,加大了乡村专卖店的建设与投入,目前已拥有5000多家安全可靠的食品销售网点。

    用高标准和高技术来保证食品安全的实现。创业之初,我们就率先在行业内制定出涵盖生猪屠宰、产品质量管理和产品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逐条落实于生产、销售和管理环节。雨润的执行标准普遍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低温肉制品微生物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1000倍,冷却肉微生物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100倍。1997年家乐福大型超市对供应商审核,给雨润集团打了83分,比家乐福本土的法国食品企业还要高。

    为了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研经费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从事研发的人员达1392人,拥有博士12名,硕士112名。同时,我们借力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成为全国首家同时拥有“一室两站三中心”的民营企业。依托科研平台,企业在食品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上百项专利,先后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大部分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在国际上,我们除保持与德国肉类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外,还与美国肉类协会等保持不定期的科技交流活动。我们花费巨资从德国、比利时等引进先进设备,并按照美国农业部和欧盟的标准,建成了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无菌生产车间和全自动生产车间,使工艺流程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为生产高品位产品提供了技术保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