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待在管理学习 行业多年,见过了太多的企业,他们所谓的学习 ,其实质就是给员工“洗脑”。

    不同的是,有的企业明说,有的企业暗示。

    前几天有一个客户对我说,“学习 效果怎样不重要,只要我们老板一个人满意就行,老板满意了,下面人就不敢有什么意见。”

    我婉转而坚定的告诉他,这不是我们的工作理念。

    我们认为学习 最重要的是帮助员工成长,实实在在的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我们不会去投其所好,也绝不会做老板的“传声筒”。

    我温和的告诉他,“如果您要找的是老板的代言人,只是换个人来替老板说话,帮老板给员工“洗脑”,您大可以找其他的咨询公司合作,我们不适合。”

    最后这家公司还是选择了与我们合作。这个不是重点。

    我想表达的是,中国的权谋文化,让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难以“职业”,大家每日 想到的就是揣摩老板的心思,投老板所好。

    如果一家企业的管理层都是这样对老板阿谀奉承之人,很难想象这家企业会有多大的前途。真正优秀的管理者绝对是首先忠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岗位的,也本应该是这样的。

    对于国内不少企业来说,正如中欧的肖知兴教授所言,“领导者的管理工具就是慷慨激昂的大会报告,运动式的全面宣传,加上对努力配合的积极分子的收买和拉拢,试图在公司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迷狂和蒙昧状态,从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他描述的企业情形你应该会很熟悉,如果你有过在几家企业的工作经历,你自会了解一二。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

    在国内不少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常有规模的大型企业,新员工进去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排好队”,别跟错了人。

    企业里有各种或明或暗的小帮派,越是大型组织越存有这种现象。

    属于某个小帮派里的这些人,自觉不自觉的维护着这个小帮派的利益,保护属于这个小帮派成员的权益。

    除非哪天这个小帮派的最高领袖在这家企业的职业生涯出了纰漏,否则跟在他后面的众多喽罗自是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

    所以对于很多刚毕业的“愣头青”来说,进入一家企业,很重要的就是每日察言观色,仔细揣摩哪些人跟公司的核心决策层走的很近,哪些人得到了老板的青睐。

    那么在工作上讨好这些人,自是明智、轻松的选择。

    相反那些“有骨气”的年轻人,发展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

    除非,你幸运的遇到一个有胸怀,惜才的上司,并且这个上司还得在公司有一定的话语权,否则他惜你也是白惜,不可能成为你的职场贵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