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浙江民营企业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格雷格•史密斯从高盛(Goldman Sachs)辞职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周时间。华尔街的反应大多是认为史密斯心怀不满才做出这么出格的举动,这种事可能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从这种反应来看,这起事件中最重要的教训似乎完全被忽视了,而它恰恰是最不能动摇的商业法则。

    事实上,软文化和硬数据一样重要。如果不想让公司文化流于形式,就必须公开惩戒那些胆敢破坏公司文化的员工。我们知道,这并不容易。但建立健康正直的企业文化绝非儿戏。由于各种原因,太多太多的领导者认为,公司价值观只是人力资源部和新员工之间的五分钟谈话,又或者他们认为,公司文化只是大厅匾牌上的文字游戏,比如我们是“敬重”我们的客户,还是“尊重”他们?简直是胡扯。

    企业文化与用词无关。它与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有关。它意味着每个管理者深知自己的关键职责是捍卫企业的价值观,就像捍卫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一样。它是每次对员工进行业绩考评既看业绩数字,也看价值观。考核只有四类结果。

    首先是业绩数字和价值观都优秀的员工——留用,晋升。数字和价值观都糟糕的员工——出局。

    价值观优秀但业绩平平的员工——再给一次机会,接受进一步学习 。良好的行为让他赢得了第二次机会。

    剩下来的,就是那些总是让公司无奈让步的员工:业绩数字优秀但价值观糟糕的员工。这些员工从不和同事分享想法,背后瞧不起客户,对上级溜须拍马,对下属骄横跋扈——但同时又业绩斐然。

    90%的情况下管理者会让这些人轻松过关。“我知道吉姆就是个大混蛋,”他们说。“但在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之前,我需要他。”或者“没错,萨莉的态度让每个人都不高兴,但我已经和她谈过了。我想她会改的。”

    事实上,吉姆和萨莉的所作所为都给其他员工发出了一个大大的信号:我们公司的价值观纯粹就是一句空话。唯一的纠正办法是让吉姆和萨莉离职,而且不能用律师和人力资源部惯用的措辞:“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而是要说出真相:“吉姆和萨莉的业绩非常出色,”但同时要告诉所有人,“但他们没有体现公司的价值观。”我们保证这样的公开“声明”会比首席执行官发表一百遍演讲,反复强调“我们的价值观真的、真的非常重要”还要来得更有效果。

    史密斯事件发生在华尔街,但我们讨论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曼哈顿下城范围。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价值观失衡”在各行各业的公司中都普遍存在。员工们要么不知道公司的价值观是什么,要么认为公司价值观履不履行无所谓。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是公司容易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冲击,而且理应如此。

    众所周知,所有的管理学课程都说,一家公司手中最有效的竞争武器是强大的企业文化。但问题在于执行的细节。如果执行环节出了问题,就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