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网易博客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企业老板和高层领导人一定要准确地把握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不要听信卖狗皮膏药的人现身说法。构成企业文化的三个内容,必须在周密规划、细致设计、精心实施下才能形成。仅仅喊一喊漂亮的口号是无济于事的。相反,漂亮的口号叫多了,还会让人生厌。

    企业文化的构建有一个价值观念的归纳和整理过程,以文字形式界定这共同的价值观念,也需要以警句的形式存在和表现。但它并不是简单的标语口号,它是对企业组织内部,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的归纳和提炼。从外面搬来贴上墙,印成小册子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发现,一些破产倒闭的成规模企业,也都有他们的响亮口号,但这些响亮口号,并没有挽救他们破产倒闭的命运。德隆集团的响亮口号中,也不乏诚实的内容,但他们所行的却是欺骗。这是响亮口号不等于企业文化的一个最好说明。

    有一家在国内很知明的企业,叫作者去给他当顾问,做企业文化建设咨询。作者一到这个企业就发现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把握,离科学的内涵有很大的差距。在与企业高层主管座谈时,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让人惊诧不已的问题:

    “你们是想建一个看的企业文化,还是一个用的企业文化?”

    参与座谈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包括一些MBA和管理博士。企业文化在现实建设实践中,本来就有这两种不同。

    一是为了看。这就是把企业文化杜撰出来之后,让员工看,让客户看,让政府官员看的。至于看后有何启发和影响,则不再考虑了。这种企业文化有几句响亮的标语口号,有几个漂亮的形象标志也就够了。

    二是为了用。这就是要建成一种强势企业文化,即能直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能起到凝聚员工的心,统一员工的意志,协调员工的行为,获得客户的认同,赢得公众的赞誉,取得政府的支持的作用。

    要建设用的企业文化,也就是构建强势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三个内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行事习惯,哪怕仅仅是在某一个方面有所成就,这也就可以起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就是“枣花虽小结实成”。相反,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搞了一些供人看的东西,那就是“牡丹花好空入目”,让企业白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不能产生效益。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