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浙江民营企业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

    中联重科是我国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近年来,通过高位嫁接、集成创新、重组并购,中联重科吸收了大量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最新技术,实现了高层次的自主创新。

    然而,每一家企业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理念。每一次并购之初,中联重科都面临着公司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中联存在很大差异等困难。

    “70%的企业并购会因为种种原因失败,而其中70%失败于并购后的公司文化整合。”著名的“七七定律”这样指出,揭示出企业文化的差异在并购中的阻隔。

    “企业文化本身不能发掘员工的最佳状态。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体系不断影响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为公司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证。”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伴随中联重科创立、成长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中联文化,历经时代的洗礼和时间的积淀,已成为全体中联人艰苦创业、共同努力的愿景。

    “至诚”:企业战略实施的文化保障

    中联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这八个字于2002年正式提出,取意于《中庸》第二十六章,译为诚信为本,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广博揽物,厚德载物,悠远成物,基业长青。

    中联人认为,“至诚”,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市场“义利”观,奉行“产品等于人品,质量等于道德”的原则,将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合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这一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中联人过去艰苦创业、敢于创新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为中联走出研究院、迈向市场后的发展确立了更加高远的目标和要求。

    随后,在该核心理念统领下,中联又形成了“一元、二维、三纲、四德、五常、六勤、七能、八品”的文化体系,并分别对应企业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能力标准,在更高层次上建设企业文化。

    “一元”和“二维”是企业的价值标准。“一元”,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中的“至诚”。“诚”作为一种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包括“真、实、信”三种境界。对中联而言,“至诚”就是“对诚信的执着,对追求理想与成就事业的执着”。“二维”,指的是“德”与“才”。如果没有崇高的品德,就不可能树立“诚”的信念;如果没有卓越的才能,也就不可能实现“诚”的目标。“德”与“才”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它们既互为因果又互为前提,共同维护、维持并维系着“诚”这个中联的“元”。

    “三公”、“四德”、“五心”是企业的道德标准。“三公”,即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四德”,即指“礼、义、廉、耻”。这个被称为“国之四维”的基本行为规范,被中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创新,注入了中联独特的意义,要求员工“遵礼、守义、行廉、知耻”。“五心”,要求常怀感恩之心、常怀谦卑之心、常怀利他之心、常怀无私之心、常怀精进之心。这是成为一名中联员工必须持续修炼的五种心态。

    “六勤”、“七能”是企业的能力标准。“六勤”,就是指“勤学、勤思、勤快、勤奋、勤俭、勤勉”,这是中联员工新能力的核心,是企业对员工“才”与“能”的原则要求与全面概括;是提高企业执行力、创新力与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个人的新能力形成合力,就能最终汇聚成企业的新能力。“七能”,包括社会的公信力、文化的包容力、组织的凝聚力、全局的控制力、团队的推动力、自主的创新力、品牌的领导力

    “八品”是中联人应具备的八种品格,即:“忠诚、仁义、谦卑、坚毅、豁达、自律、勤勉、精进”。这来自企业人品格的集体淬炼和提升,中联重科希望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为底蕴和脊梁的现代精神,成就企业“内圣外王”的完善品格。

    中联文化体系的完整推出,为其实现“裂变+聚变”远大战略目标提供了保障:2001年11月,中联重科整体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2002年12月,中联重科兼并老牌国有企业湖南机床厂;2003年8月,中联重科完成了浦沅的重组;2004年4月,中联重科“子母倒置”,收购中国环卫机械行业第一品牌——“中标”实业;2008年,中联重科又连续并购了陕西黄河工程机械集团、意大利CIFA公司、湖南车桥厂、华泰重工公司、信诚液压公司等5家企业。

    这一系列并购使中联重科成为国内工程机械三大巨头之一,并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八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