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郭剑 北大纵横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看来,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要做三件事情。

  一是系统化、规范化建设。

  这涉及到对企业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统一组织意志,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成员在反复的思考、讨论、质疑、激辩中形成组织共识的过程,因而系统化、规范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企业家在系统化、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家的价值理念、战略思考、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是形成企业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当然必须在得到组织成员广泛认同的基础之上。任何优秀文化的形成都不会是完全自发的,强势领导人在文化建设中的强力推动作用不可或缺。

  二是制度化、流程化建设。

  制度化、流程化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能否真正长久立住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关键所在。文化建设当然属于柔性管理的范畴,但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地和取得实效却离不开刚性制度、流程的约束和支持。实践中经常见到的是,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往往将文化建设理解成意识形态的内容,脱离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体系之外。可以武断一点地说,如果制度化、流程化的工作做不好,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系最终不能同企业的制度流程体系有效对接,不能同每位员工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对接,这样的文化建设必然遭致失败。

  三是灌输和养成。

  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上要通过影响和改变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而发生作用,离开在灌输和养成上至为艰辛、至为艰难且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只能成为一句空谈。这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者寡、失败者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想文化建设做得最好的是一些什么组织?学校、军队、宗教组织。没有什么诀窍,有的只是强力而持续的学习 和灌输。文化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使命和信仰,同一组织在不同阶段的价值理念也会发生变化,关键在于有没有强力的灌输和养成机制,有没有在灌输和养成上不懈的艰辛努力。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