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王建硕 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着独特并与其自身相符合的企业文化。

  前不久和一位朋友聊天,提及几家比较了解的公司的文化,觉得把这三家公司放在一起对比很有意思。这三家有着迥异文化,却都是非常成功的公司是FedEx(联邦快递)、GE(通用电气)和Google(谷歌)。

  FedEx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员工是战友”。FedEx创始人Smith曾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三年越战经历奠定了之后他创建的公司的文化,其领导理念便是来源于海军陆战队的军规。他理解FedEx的核心是第一线的装卸工人,他深刻理解社会中劳动阶层的需要。他的信条的第一项就是“人”,他把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像对待战友一样的对待团队成员。

  因为一个人不够优秀而解雇,就像战场上扔下受伤的战友一样不可以接受。这种兄弟连一样的文化对于FedEx这样的靠大量忠诚的员工支撑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与此类似的,我能联想到,Starbucks(星巴克)也是这样的文化,第一线的店员被足够尊重,西雅图的总部叫做Global Service Center(全球服务中心),用来服务全球的门店。此外,中国的海底捞也有类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对于第一线的员工几乎等同于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这种文化行得通,而且所向披靡。

  GE的企业文化因“强悍的末位淘汰制”而广为流传。GE或许是FedEx的反面。它强悍的末位淘汰制,使得就算所有的员工都足够优秀,都完成了指标,但也必须有一部分的人要离开公司。对于FedEx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个“恶魔公司”。不仅仅末位淘汰,如果不是所在行业的第一、第二名,这个部门就甚至会被解散。对于GE这样既不是靠绝对的技术创新,也不是靠第一线面对用户的店员,而是通过不断的收购、管理、壮大或者关闭的过程,这种文化在商业领域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知名科技企业Google的内部文化特点是“散养”。Google是另一种极端。它既不搞末位淘汰,也不对员工有过多的管理,属于散养型公司。但是,它进人的严格程度让很多人不能理解,抑或让人笑掉大牙,甚至让人发指。Google的秘书也需要全球面试的故事就是这种严格进人的最典型代表。Google这种不靠门店,不靠第一线员工面对客户,也不靠末位淘汰的方式保持人员的优秀,却是保证以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所必需的。很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面,也基本上是这种思路。

  三个完全不同的公司,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但都取得了成功。在这背后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他们的企业文化都服务于它们所在的行业。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文化。适者,生存。

  互联网创业型企业,特别是技术驱动型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如果希望能够持久成功,那么就需要追求一种“只雇用最好的人才”的文化。

  不能忘记的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核心是创造有价值的服务,多用服务器,少用人,这是互联网的精髓,因此,最好的策略便是雇用最好的人才,但严格控制人数。

  (作者为百姓网CEO)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谷歌公司(Google Inc )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谷歌是一家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业务包括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同时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
阅读更多【GOOGLE】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生意》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境界思维: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