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实战派营销战略专家 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4月26日    高建华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绝大多数企业可能都不敢奢望雇用中国最高水平的销售人员,尤其是那些有思想、有能力,已经做到中小企业老板或者大企业高管阶层的人士,如何把这些人变成自己的**销售人员?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越成功的人士越喜欢证明自己的正确,越喜欢影响周围的人。因此,他们往往会替自己喜欢的品牌免费做广告,去影响别人,以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简单说来,至少有三类需求促使他们这样做。

一是满足显摆心理,证明自己是先行者或发烧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们有敏锐的嗅觉,喜欢体会到先尝为快的乐趣,成为别人羡慕的榜样和潮人;二是成为舆论领袖,把自己定位成某些方面的专家,免费给别人出谋划策,主动帮助别人,以得到大家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甚至会做赔本的买卖;三是彰显生活品位,成功人士需要有参照物,需要别人喝彩,因为他们的消费心理是讲究生活品位和品质,所以他们不会追求物美价廉,而是追求价值,即买什么样的产品更有面子。

我们不妨以市场上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个典型品牌做分析。Lamer 是来自美国的化妆品新星,主打天然这张牌,并以高于法国知名化妆品的定位和价格站在了香奈儿、兰蔻等老品牌之上。随着一小部分人试用后的口碑传播,Lamer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逐渐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另外一个例子是路虎越野车,几乎每一位满意的消费者都是其积极而忠诚的业余推销员,当我坐在朋友的路虎车里时,他们会不停地推荐路虎,以拥有路虎为荣,并不厌其烦地讲述路虎的各种优势和故事。这样一来,企业就拥有了一支编外销售队伍,而且是高层次的销售人员,关键是不必付给这些人薪水,只需要让他们满意、愉悦,有自豪感和优越感。

可以说好品牌都是厚利经营的典范,企业要想进入厚利经营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在产品档次上做文章,千万不要因为企业的资源有限、人才有限、技术有限、资金有限,就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产品,用没有任何门槛的低档货去争夺市场。而中国企业在未来十年唯有学会逆向思考,才能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这才是有顶层设计的思维模式。懂得了顶层设计的思维模式,就可以从后往前看,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缺什么,补什么。

企业只要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有明确的产品定位,有落地的战略路径,就能吸引投资,有了投资自然就能找到资源、人才和技术,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绝大多数企业想都不敢想,自卑心理太严重,不敢去挑战那些已经成名的大品牌。

一个品牌从高往低打很容易,从低往高打比登天还难。因为高端品牌一旦在高端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品牌形象,就会对中等阶层消费者形成辐射效应。这时,只要企业推出一两个副品牌,借着主品牌的优势就可以赢得下面一个阶层的消费群体,就像路虎的极光和自由人、阿玛尼的几个次品牌等等。当然,品牌延伸不是无限的,必须适可而止,否则会影响主品牌的定位。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高建华课程
高建华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