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2日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胡军华 戴一苇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双汇发展控股股东双汇国际昨日更名为“万洲国际”,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万洲国际将与史密斯菲尔德业务进一步整合,向中国市场出口更多鲜肉和肉制品。本报记者还了解到,万洲国际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确实在进行。

对于双汇国际改名,万洲国际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万隆称:“我们把企业品牌更名为万洲国际,反映了本公司不断国际化的业务布局,结合中美两国最大的猪肉食品生产企业,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本次更名也代表了我们矢志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在产品质量、营养价值和安全水平均做到享誉国际的决心。”

新公司名称中的“万”也是万隆的姓,2013年9月,万隆执掌的双汇国际以47亿美元完成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成为世界最大的猪肉加工商和生猪养殖商;不过该公司的官方解释称“万”和“洲”分别取其“永恒”和“大洲”的含意,而新公司标志上四条河流和五个版块的设计也象征着世界四大洋和五大洲。

万洲国际同时宣布了其未来的业务发展战略,包括增加从美国到亚洲的猪肉出口,建立新的全球贸易运营平台,以及探索与史密斯菲尔德共同在中国市场开发高端产品的合作机会。

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史密斯菲尔德对亚洲的猪肉出口,重点在中国市场,除了出口鲜肉,也包括肉制品。

史密斯菲尔德总裁Larry Pope在2013年12月下旬曾透露,过去一个财年,史密斯菲尔德的鲜肉业务几乎一直疲软,主要是因为对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的猪肉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2013年9月27日到10月27日,受各种因素影响,史密斯菲尔德净利润亏损1660万美元。

加快与双汇整合,借重双汇的销售渠道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频频被史密斯菲尔德高管挂在嘴边。史密斯菲尔德执行副总裁Bo Manly在此前的电话会议中对分析师说,已经与双汇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增加对中国市场的出口,第一项是合作建立一个全球贸易系统,提升对中国及其他市场的猪肉出口;第二项是利用双汇的冷链系统,重点销售冷鲜肉和冷鲜内脏,而不是冷冻产品;第三项是与双汇合作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高端肉制品,由史密斯菲尔德提供可以溯源的原料,并将其作为产品的卖点来推广。

在过去15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同期美国则减少了10%,中国消费的猪肉量占到全球市场的50%,需求还在进一步增长,Bo Manly称,在双汇现有销售渠道的支持下,凭借冷鲜肉和肉制品的创新,史密斯菲尔德对中国的出口希望每年增加数十万吨。

此前有境外媒体报道,整合了史密斯菲尔德业务的万洲国际最快将于本周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文件,募资金额最高将达到60亿美元,并争取在春节后上市听证,如果一切顺利,万洲国际将于今年4月上市。

是否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万洲国际董事总经理杨挚君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无法公布相关信息,但是本报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双汇近期将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并非空穴来风,但具体细节还不了解。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营销哲学》
一害羞男孩在教室自习,看到一个很中意的女孩,眼看女孩看完书要离开了,害羞的男孩憋红了脸上前搭讪:同学能借我10块钱吃面条吗?钱包丢宿舍了,这是我的学生证,你给我手机号,回头还你钱。女孩想了想说:行吧。正掏钱,男孩又说:要是能借20,我请你也吃一碗。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