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南方日报 作者:赵新星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设计师也是最佳品牌代言人

在这样一个新的大众消费时代,设计师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不想被当成无数个“乌合之众”当中的一个,所以才追求独特,需要由一个个具体的设计师来告诉他,这一款产品是专门为你而设计,它的独特个性也证明着你的独一无二。

大文豪钱钟书曾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美味,又何必去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呢?——这个道理可能适用于鸡蛋和母鸡,但却未必适用于其他的商品和它们的设计师。

时装界向来以设计师为品牌的灵魂人物,每一场时装秀的最后都是由设计师本人出来谢幕,设计师最终也成为其作品以及品牌最佳的代言人。在当下的时装界,老当益壮的Karl Lagerfeld,权势在握的John Galliano,才华横溢的Marc Jacobs,充满戏剧性和狂野魅力的新秀Alexander MacQueen,每一个人都个性十足,令人过目不忘,他们成就了一款款服装、一个个品牌,同时也反过来通过服装成就了他们自己。最近几年,时装设计师们更加备受热捧,这些本来是服装生产线幕后的英雄,由于个人卓越的魅力,正让品牌的影响力更为彰显。

或许是受到时装界的带动,珠宝、香水、家居乃至餐饮业也都开始将产品背后的设计师和制作者推向前台。

珠宝品牌历来与时装有着密切的关联,现在连营销方式也越来越向时装学习,比如将珠宝设计师推向幕前,作为其所设计的珠宝饰品的最佳诠释者。更有甚者,比如主持人杨澜与世界知名歌手席琳·迪翁所创立的“LAN”珠宝品牌,直接取杨澜的名字作为品牌名称,同时也推出由她亲自设计的珠宝饰品,将名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现在还有一些新创立的独立设计师品牌珠宝,虽然名声还不响亮,但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范儿已经给拿捏得很好,我在广州的Hi百货就买过这样的珠宝饰品,感觉还真有点儿“定制”的待遇。

香水品牌也正效法时装,试图将调香师置于品牌的中心舞台。香水评论家兼知名博主Persolaise说道:“消费者就是崇尚这种名人效应,希望有一个具体的人告诉他们该买什么。”最佳范例如香水品牌Frdric Malle,这一品牌于2000年开始售卖香水,汇集了当时世界最著名的调香师。其所生产的香水盛放在黑色墨水瓶一样的香水瓶里,瓶身上除了香水名称,就是调香师的名字。当时只有Frdric Malle一个品牌想到要这么做,从而让他们的调香师从幕后走了出来,并脱颖而出。接着,其他品牌也开始意识到应该将调香师置于公共视线,以调香师带动品牌发展。

家居界的代表则莫过于宜家,每一件家具,大到床、柜,小到勺子、花瓶,其设计师都被当作艺术家一般展示在消费者面前,郑重其事地标榜其创意和设计的独一无二,让消费者产生出徜徉在博物馆或艺术馆的“幻觉”。这也的确是宜家的高明之处。

话说连餐饮业也有“设计师品牌”吗?别不相信,还真有!不记得在哪个餐厅吃的了,就是每道菜端上桌来,盘沿上都有一张小标签,把菜名、厨师姓名、出炉时间等等都写得一清二楚,看起来还确实让人增加几分放心。

我想,在这样一个新的大众消费时代,设计师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许是由于独特、信任的稀缺吧。人们不想被当成无数个“乌合之众”当中的一个,所以才追求独特,需要由一个个具体的设计师来告诉他,这一款产品是专门为你而设计,它的独特个性也证明着你的独一无二。人们对食品的质量缺乏安全感,这才需要厨师亲自出场,用个人的职业信誉来担保:您可以信任我们为您提供的食物。对独特的追求是人之常情,而对信任的渴求,则多少有些无奈。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