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梁小平 世界经理人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竞技场上,挑战已经很明显,只要跨越对手便可获得金牌。创建品牌的挑战,似乎有同样的道理。

    当今,创建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主旋律。可是,面对创建品牌的挑战,企业不是那么清楚,只知道创建品牌肯定存在困难,无法厘清创建品牌挑战在什么地方。

    创建品牌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企业必须明确其中的变化与发展,才能从挑战中寻找到创建品牌的机会。

1.消费者的漂移

    消费者有品牌的衣食父母之誉。没有消费者通过品牌识别产品并源源不断地购买,品牌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从另一个层面看,是消费者用购买行动培育了品牌。消费者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性,即在不同的场景,可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品牌的选择会随之改变,无人得知。就像漂流一样,永远不知道会出现在哪个地点。

    企业对消费者这名衣食父母有爱也有恨,爱的是消费者漂移选择了自己,而恨的是,为什么消费者偏是选择对手。拿手机行业来讲,在触摸智能手机没有出现之前,是诺基亚手机的天下。当触摸智能手机逐渐形成趋势,消费者对原来的手机品牌产生了漂移,转向了其它智能手机品牌,如苹果。

    别以为消费者一直对品牌忠诚,消费者随时会在对手的争夺下产生购买的漂移。这并不是说技术的变迁诺基亚跟不上,而恰恰是消费者对原来手机的偏好,认为诺基亚这个品牌不能代表触摸智能手机,产生了漂移的选择。

    表面上消费者购买行动出现了改变,实际上消费者购买心理不发生变化,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里,固有的认知不发生变化,那么对诺基亚认知就不改变,但是手机趋势发展变化了,消费者对手机自然有了新的认知,抛弃诺基亚就成为事实。

    手机行业的诺基亚如此,其它行业的品牌一样遵循。正视消费者的漂移,对企业好处非常多。关键在于消费者漂移之前,企业要做好改变的准备。

2.新产品的冲击

    今天,新产品如兔子那样繁殖,并且到处乱闯。产品生命周期不仅缩短,对品牌支撑要求更加高。企业一不小心,品牌代表的产品,今天还是众人追捧的明星,明天可能成为凋谢的黄花。

    新产品层出不穷,意味着竞争加剧。原来,一个类目上,仅有寥寥无几的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没有对手影响,消费者也难像前面提到出现漂移。而现在,一个类目上,挤满了同质化的产品。每一个企业都拼命利用品牌来撬开消费者的腰包。

    看现在的轿车行业,无论是高端轿车,还是中低档轿车,可以选择国产的,也可以选择进口的。而且,一个品牌之下,有众多车型的产品可供选择,还有源源不断的新车型充塞到这个品牌之下,导致想购车者难以抉择。这时,面对新产品的冲击,具有清晰的定位品牌,与定位相匹配的车型,就会获得购车者的青睐。如熟知的卖得最贵的劳斯莱斯,尊贵的奔驰,御驾乐趣的宝马,安全的沃尔沃,等等。

    如此多的产品,企业关键把握自身的定位,是让企业继续代表新产品,还是启用新品牌,这里面要看新产品冲击的力度,是否能代表着行业更新换代。

3.新媒体的激增

    在远古时代,要着传达信息,还是非常困难的,如战争中紧急情报,也会因为传达速度慢而失效。现今,在不显眼的角度发生一件怪事,通过微博,也可能一夜传遍天下。这就是新媒体激增的威力。

    单说电视媒体。原来,不仅电视媒体有限。现在,虽然看电视的人减少,但是电视频道更多了,想找到适合自己的频道,估计还没有找到就剧终了。何况在媒体上宣传品牌,能够被目标受众看到品牌的信息,更是微乎其微。

    前面提到触摸智能手机的流行,导致移动新媒体诞生——移动终端媒体,更是将传统的报纸杂志媒体推向万丈深渊。可是,报纸杂志数量并不减少,反正一些行业性与区域性的报纸杂志不断诞生,这也许是新媒体的生存之道。品牌要想选择适合能够到达目标受众的媒体,看似有了更精确的方式与技术。然而,媒体的激增,传播更多信息,对受众来讲,已经泛滥成灾。

    之前,媒体虽然选择不多,可是企业一采用媒体,特别是央视,那就天下闻名。爱多、秦池等标王就是如此。现在,在新媒体不断截流情况下,企业宣传品牌需要花的银子不仅多,而且选择媒体更讲究策略了。

4.品牌化成本的增加

    成本控制是 企业战略 核心之一。一个企业能够将经营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之下,这个企业就可以凭着低成本优势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进行品牌化成本,就不那么好控制了。

    不说面前提到媒体激增需要增加媒体整合,就说一个企业为了获得领先优势,那么在一个对手,不断增加品牌化成本时,企业是否有能力再控制成本还值得探讨。凉茶战中的王老吉与加多宝,就可以说明品牌化成本的增加。当两者都为品牌争夺凉茶领导者时,无论从终端品牌铺货争夺,还是品牌在媒体暴光,都必须全力以赴。假如其中一者忽略某一方面,想减少某一方面的品牌化成本,那么就会被对方轻易盖过风头,想获得消费者认可就难上加难了。

    一个产品,贴上著名品牌商标,与贴上无知名的品牌商标,在消费者选择时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跨国公司加工厂可能从这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而品牌永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原因。为了让品牌领导行业,不会吝啬自己在费用。

    这里面,品牌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只有有眼光的企业才能体会到这个重要。只看到有形的产品,不舍得在品牌化上花银子,到行业竞争程度高时,企业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更是一个严峻考验。

5.短期利润的诉求

    一个受业绩压力的企业,短期利润的诉求非常明显。要不, 上市 公司的CEO换得那么频繁。短期利润是看得见的,就像有形产品。追逐短期利润,导致创建品牌前进的路荆棘横生。

    长期犯错是不会看出来的,但是短期犯错,一眼可以看出来了。在一家公司里,当短期的业绩目标,无法在财务报表上漂亮展示时,这家公司的经营者的压力可想而知。没有任何一名老板那么大气,可以容忍自己的业绩目标不实现。老板会找到经营者问为什么如此,在老板的压力之下,经营者自然不再坚持自己的战略策略。要不,还没有等到品牌结果丰硕时,经营才就会卷被子走人了。

    特别是上市公司,股东对股票的期待,不断要求业绩节节提升,稍有阻碍便会当经营者开刀。这时候,创建品牌的路径会开始发生变化,不会再基于达到品牌最高程度而设计,可讲短期利润的诉求,对创建品牌的挑战非常大。没有任何经营者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的,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还需要老板的赏识。

    当然,创建品牌还面临着其它许许多多的挑战,挑战不存在,机会也不会随之而来。挑战越大,意味着创建品牌成功的机会越大,给予企业回报也更大。企业需要接受挑战,并勇于挑战,伟大的品牌就是这样诞生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美的,一家消费家电及暖通空调系统全球性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种类,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家电、及各类小型家电。美的坚守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致力创造美好生活。美的专注于持续的技术革新,以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令生活更舒适、更美好。……
阅读更多【美的】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