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新营销》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实际上,每个杰出品牌崛起之前,都有一款杰出产品诞生。比如,没有T型车,福特品牌不会这么响;没有象牙肥皂,宝洁也不会这么快崛起;没有红烧牛肉面,就难有康师傅。
 
    消费者对好产品的信任,会延伸到对一个公司其它产品的“集体信任”,这种“集体信任”就是品牌的起源。所以,我们看到最早的品牌与公司名称是一样的,这是个别信任向集体信任的延伸。只是到了品牌成为一种专业理论后,才出现了公司名称、品牌与产品名称分离的现象。
 
    厂商利用消费者的“集体信任”开发更多的产品,并置于品牌“保护伞”下。其结果是,平庸的产品也有了杰出品牌的光环。这是品牌异化的开始。后来,消费者对好产品的挑选转移到对品牌的信任上,只要是信任的品牌,消费者对其产品哪怕是新产品也是信任的。于是,产品消费变成了品牌消费。
 
    本来是优秀的产品托起了品牌,但当消费者的目光聚焦品牌时,做品牌成了一项专业,这又是品牌的另一种异化,即没有沿袭过去自然状态的“好产品—杰出品牌”的逻辑路径,而诞生了新的品牌路径:“品牌光环—好产品”,结果就是没有好产品竟然也可以有品牌光环。
 
    目前的品牌专业理论,多数源于上述逻辑,不是去打造杰出产品,而是利用传播原理硬造品牌。
 
    品牌异化,最终伤害的是品牌的集体信任。
 
    其实,进商店之前,消费者想到的是品牌;在商场里,消费者看到的是产品。在商场众多的产品中,无论是什么品牌,产品只要平庸了,就难入消费者的“法眼”。如果一个品牌“保护伞”下有众多产品,而厂商又无法保证每款产品都是杰出的,那么品牌总有一天会受到伤害。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