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毛颖颖 北京商报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年根儿底下少不了一堆热闹的过场,而最上台面的过场莫过于各类评奖。

  前天,“品牌中国30年30人”颁奖礼在海南三亚亮相,大伙隆隆重重地走完红毯,桂冠不出所料地戴在了柳传志、张瑞敏、李东生、宗庆后、马云等人头上。

  然而,就在同一日,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一篇名为《中国七万茶厂不敌英国一家“立顿”》的报道在网上赢得了颇高的点击量。在这篇痛陈中国茶如何廉价、如何在国际上叫不响的报道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这样讲:品牌缺失让中国茶失掉了大市场,中国七万多家茶厂绑在一块儿,连英国立顿茶业一家都抵不上。

  如果我们只浏览那些花团锦簇的报章,如果我们只关注国内层出不穷的评奖,如果我们炽热的目光就锁在那几个十处颁奖九处领奖的品牌创始人身上,也许我们会觉得,中国的品牌很多、中国的品牌很强、中国的品牌搁国际上很风光。然而,端起那杯氤氤袅袅而又无比沉重的中国茶轻轻摇晃,渗出的苦味会让我们蓦然发现,原来“中国还没有品牌”的呼声一直在刺耳地响。

  为什么说“中国还没有品牌”?因为茶叶、瓷器、丝绸、中药这类历史悠久、产量巨大的“铁杆”中国产品还停留在“有名没姓”、“卖不起钱”的阶段。

  为什么说“中国还没有品牌”?因为“空间可以抢来抢去,时间却谁也不能”,眼前台上这些锃亮的名牌,再过20年有多少还在?早几年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牌子们,大部分没过去“持久”这一关。

  为什么说“中国还没有品牌”?冲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制造,贴满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标签。连轴转的中国工厂,辛苦做着的大部分是全球产业链条中利润最微薄的“低端”。

  我们可以敲锣打鼓地评选品牌,我们可以出炉各式金光闪闪的榜单,但既然让各路英雄坐到一起,除了拍拍手、戴高帽之外,更应该评上一评的,是中国哪个行业最缺品牌?是曾经的那些牌子为什么会忽然间灰飞烟灭、猝不及防地倒下来?是中国有多少品牌算不上品牌、更算不上国际品牌。不行的先要承认不行,下面才是想法子搞清楚怎么才能把中国的“立顿”造出来。

  中国茶的悲哀告诉我们,七万多条“舢板”也不敌人家一艘“航空母舰”。而我们的悲哀在于,明明是一群小舢板,却总是急着排出个一二三。大一点的船好不容易刚出了海,当家掌舵的那位就见天被拉去赶场、领奖、发言、在闪烁的镁光灯下侃侃而谈。有人说,“窝里斗”是因为眼睛里只看见窝里的人,心里只惦记着窝里的事,以为他所在的窝就是世界的全部,这话可以跟“窝里评”共勉。而在窝里评来评去,来回炒现有荣誉、现有牌子、现有精英这点“冷饭”,就算“冷饭”自个儿不在乎,那么多奖发得冤不冤?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改变》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境界思维: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