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销售与市场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你买的毛巾是什么品牌?可能多数人不记得,也没有考虑过。我们不知道毛巾有那些品牌,也不在乎品牌。

你买的牙刷是什么品牌?你可能知道一些牙刷品牌,比如三笑,但知道是一回事,购买又是另一回事。我在大学讲营销时,专门做过这个调查。

你购买的圆珠笔是什么品牌?我们天天在用笔,好像没人在乎。当然,高档的签字笔是在乎品牌的。我所用的高档笔,都是会议所发的礼品,即使质量不错,也只是A货而已。

你购买的针线是什么品牌?不仅男士们不知道,做女工活的女士们也不见得知道。

农民购买的农药是什么品牌?多数农民不知道,但会认产品名称。中国最大的农药企业的老总下乡调查,发现农民竟然没听说过它的品牌,气得大骂省区经理。

在这些行业,没有品牌照样做销售

很多原来不在乎品牌的商品,现在越来越在乎品牌了。

衣架行业原来没有品牌,后来“小护士”出来做品牌,竟然做得很好。

梳子行业原来没有品牌,后来“谭木匠”出来做品牌,虽然只占行业销量的1%左右,却占行业利润的90%。

生鲜肉原来也没有品牌,当双汇出来做品牌连锁店时,消费者学会了品牌消费。

蔬菜行业原来没有品牌,现在开始有这个苗头了。但蔬菜行业是分散的,品牌没有公信力。虽然不少厂家在包装上贴上了品牌,但消费者多数不在乎。

不做品牌的行业,开创性地做品牌,很容易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有些行业的品牌是渠道品牌,经销商在乎,但消费者不在乎。我称这样的品牌为“业内品牌”,但不是消费者关注的品牌。

化肥行业做广告的很多,主要对象是经销商,多数农民并不关注。

饲料行业的知名品牌很多,比如正大、希望饲料。老实说,这是业内品牌,普通消费者可能也知道,但养殖户多数不在意。

白酒行业的品牌非常特别,高端酒非常在乎品牌,如茅五剑;低端酒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比高端酒还高,比如光瓶酒。但多数是地方品牌。

中档酒的品牌是轮替的,一年喝倒一个牌子。有人说这是消费乱象,有人说这是厂家出了问题,我认为这是消费正常现象,要研究白酒的消费特征才能说清楚,因为“酒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既然是正常现象,那么做中档白酒,不能不做品牌,不能依赖品牌。当你不是品牌时,可能卖不动。当你成为品牌时,可能该被轮替了。

有些行业,品牌很重要,但品牌不再是价值符号,品牌不一定带来增值。

方便面行业,剩下的基本都是品牌,但品牌的溢价能力都不强。

肉制品行业,剩下的都是品牌,但品牌的附加值都不高。美国一家肉制品企业在中国做高附加值产品,没做成,现在被中国人收购了。

乳制品行业,品牌也很重要,但品牌肯定不是价值符号,没人敢因为品牌而加价。

在象征性消费行业,品牌是购买的前提,品牌是价值符号。

凡是消费者购买后炫耀的产品,都是象征性产品。

若干年前,一位清华教授讲过北京人购车后的心理,最得意的是见到“发小”,慢慢摇下车窗,向“发小”打一声招呼,引来“发小”羡慕的目光。

象征性产品通常是稀缺的,要么价格太高,多数人消费不起,要么产量太低,多数人买不到。

30年前,自行车是象征性产品,品牌很重要,现在不重要了。

20年前,彩电是象征性消费品,品牌很重要,现在不那么重要了。

10年前,轿车是象征性消费品,品牌很重要,现在品牌的重要性在下降,除了高端产品以外。

10年前,手机是象征性消费品,品牌很重要。现在,买个“山寨”照样用。当然,iphone例外。Iphone是苹果创造的新象征性产品。

中国产品在世界上非常有竞争力,外贸依存度超过60%,在世界大国中很鲜见。

中国出口的主力不是大企业,而是中小企业。

在外国人关注品牌的行业,中国企业的品牌力肯定不入“法眼”。

在外国人不关注品牌的领域,中国企业非常有竞争力,但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竞争力。

 

 

社会关注的,往往是少数几个行业,即象征性行业。在这样的行业,品牌当然很重要。

被媒体和专家拿来说事的,基本上都是这类企业。

象征性行业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象征性行业,过几年就不再是了。很少有行业是永远的象征性行业,如洗化行业。

越是今天热捧的行业,象征性价值衰减越快。谁能想到几年前我象征性品牌诺基亚今天会轮到这种地步?谁又能想到今天的苹果,当它失去象征性后,未来又是个什么东西?

做象征性行业是需要资格的,你能做,别人不一定承认。这与国家背景有关。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