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是把某一工作阶段,进行全面的检查、反省、总结的向上级汇报书面材料。包括工作业绩、难点、经验、教训、反思以及自己的收获。工作汇报虽然说是把工作总结给报领导听,实际上汇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反映到自身工作水平,能够赢得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第一大思维:推销思维
大部分的机遇来自自己争取,工作汇报即是领导了解下属工作能力、工作进展、员工潜力的机会,也是员工展现个人实力、努力、活力的机遇。所以不要把工作汇报看作是一次简单的工作总结,而是一次推销自己的工作。汇报工作时可从侧面表显出自己的实力。比如业绩完成度高,高效,侧面表现出个人的强大实力。
第二大思维:业务思维
业务思维就是把工作汇报当做一次业务,把领导当做客户,为满足领导需求而制定出计划和最终的目标。根据目标规划汇报内容,精确抓住领导的关注点,从公司的宏观角度思考,自己的努力是否推进了部分的发展。
第三大思维:价值思维
员工与企业属于雇佣关系,能够创造多大的价值就支付多少工资,这就是职场中的“价值互换”,职场中不看你有多努力,付出多少而是看你能够为你创造多少价值。所以管理者一般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认为不管过程有多困难,渡不过难关,则能力不行。
汇报工作时很忌讳长篇大论,毫无重点,把自己某一时间的工作悉数说出,领导看不到你的价值,看不到为公司创造的利润。给领导留下无业绩、无实力还废话多的印象。得不到的领导的重视,就失去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价值思维运用于工作汇报主动从创造利润、节约成本这两个方面突出个人汇报重点内容,领导从简短了汇报中能够看到你的价值和能力。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