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著作《合伙人制度》作者,主导多家企业的IPO上市工作 《合伙人制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2年03月23日    郑指梁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企业一般是先有组织架构后有部门再有岗位,但大部分管理教科书忽略了对部门职责的分析。部门职责决定了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如下图所示:


  图1:部门由4个不相兼容的岗位构成。这是部门职责设置的理想状态,岗位之间没有交叉重叠与空白地方,各岗位各司其职。这种模式不适合快速发展的企业,因为这一阶段一人多岗、一人兼岗的现象很普遍。

  图2:部门由4个岗位构成,其中岗位1与岗位2某些职责交叉;岗位3与岗位4职责独立。我们可以看到,部门职责内存在很多空白之处,这就是岗位冲突的根源,即不知道空白职责是属于哪个岗位的。所以,员工只会做岗位说明书规定的职责,而对于部门内跨岗位的模糊地带(如岗位3与岗位4),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视而不见。

  图3: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叠,例如对仓库管理,财务部与生产部都有管理的权限,部门之间管理边际的界定就是一个难点,类似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5个部门管着,不出事才怪呢。而部门之间冲突最糟糕的是,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冲突,美国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的提出者)在他的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中,用两个章节篇幅专门讨论了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他认为若两个部门职责描述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话,那么这两个部门高度协作,会产生这样的良性关系:专家与客户。

  图1与图2因岗位职责而引发的冲突,由部门长协调解决即可。图3则不同,属于跨部门沟通,相对来说会花费更多的沟通成本和时间代价,是企业很多的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尤其值得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因此,这也是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理论依据。

  那么,它们三个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认为,企业发展会有一个由“混沌到清晰再到混沌”的循环进化过程。同理,图3会向图2转化,最终图2会进化成图1的模式。岗位职责的大小是随业务发展而变化的,在互联网以客户和价值为导向的时代,传统的以责定岗、职责清晰的做法(如图1)又被模糊定岗、职责整合的做法所取代(如图2和图3)。这如同PDCA循环,如此反复。

  我不由想起,得道高僧青原惟信禅师说过这样的话:“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其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有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也不禁感慨,HR的职业发展阶段不也是这样吗?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郑指梁课程
郑指梁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