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经营是稻盛和夫在京瓷和日航实践验证过的,能帮助企业逆势成长、应对危机和弯道超车的经营模式。中国企业家朋友们非常热衷于学习阿米巴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对于升级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各路阿米巴大师都跃跃欲试,或转型到阿米巴领域,或直接地走到前台,亲手操刀阿米巴。
阿米巴经营是以组织化小为前提,以员工自激励来实现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和自我成长的经营管理模式。稻盛和夫的成功和国内成功导入阿米巴模式的企业,都是实现了员工自激励,从而取得了阿米巴经营的效果的。所以,如何让员工实现自激励,这是关键。单纯组织划分一下,简单极了;单纯的核算做个表,也是简单极了;组织只要划小就一定有积极性,这也不是什么难事,那阿米巴就一定能保持持续的效果吗?京瓷自60年代初开始尝试应用阿米巴经营模式以来,京瓷一直是有稻盛经营哲学做保障做推动的。换句话说,企业没有建立稻盛一样的哲学怎么能确保阿米巴经营的成功呢?我们不一定非要导入稻盛哲学,但企业自己的经营哲学,像稻盛和夫一样利他的哲学则是必要条件,否则无法成功应用阿米巴经营。因此,我们说的阿米巴经营,是能够实现员工自激励的,也就是说:阿米巴经营=经营哲学+经营会计核算+阿米巴领导,也就是说缺一不可。
可是市场上很多阿米巴经营的大师不是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而是直接考虑的是为自己创造价值,对稻盛经营哲学没什么了解和学习,对阿米巴经营的本质没有深入探究过,甚至连稻盛和夫的著作都没看几眼就敢于走上前台来操刀阿米巴,误导企业,迎合企业家的焦灼心理去赚钱。这与稻盛和夫的利他精神是彻头彻尾的背离。因为,这些大师们看了《阿米巴经营》的书籍,就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勾兑”阿米巴了。什么积分制、量本利分析、绩效考核、岗位价值评估等一股脑塞进阿米巴大箱子里去;或者是,讲的都是“外行话”,或者是断章取义的理解就大讲特讲,比如,什么四大“经营之圣”(实际日本就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两大经营之圣);比如,说稻盛哲学是来源于阳明学说(阳明学说对稻盛哲学有影响吗,但不是直接的,稻盛哲学是实践中总结的);再比如说,讲稻盛和夫怎么搞战略,这不是胡扯吗?稻盛先生一生不否定战略,但稻盛和夫更注重目标与计划,有其是三年滚动的目标与计划。
因此,关于阿米巴经营,笔者在2016年5月9日发布的文章《阿米巴经营国内的“流派”》一文中就有过相关阐述。纯正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一定是与稻盛和夫有关,与京瓷有关,与盛和塾有关,除此之外大都是“勾兑”的阿米巴。
随机读管理故事:《忙碌的农夫》
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点评:
做好目标设定、计划和预算是执行的基础。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