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做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培养成功的习惯》 《全面建设企业执行力体系》《组织行为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5月11日    程建岗 博客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专家意见”和“成功经验”满天飞。其实,这类信息的泛滥本身还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常常会听到截然相反的“秘诀、忠告或建议”。你听谁的?
因此,聆听建议和学习经验的前提,是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几个小心得供参考:
1.当别人给你建议时,你要看看他是“自己干过”还是“只是见过活听说过”。“真正干过”和“只是见过或听说过”,其建议的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经验心得”,传播者自己都一知半解、不得其门而入,又怎么能给你提供很好的借鉴性?
2.即便是“真正干过”,也要问问“是什么时候干过?在哪儿干过?现在还干吗?”道理很简单:“经验也是有适用性和保质期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践经验”,脱离了具体情境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时代在飞速变化,过去的经验很难为未来的成功提供正确的导航。除非专家/成功人士自己也一直在与时俱进。
3.建议者的动机。尤其需要警惕的一种动机是:建议人是否在试图兜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给你?如果是,那么这种“建议和经验分享”,其本质就是一种“广告”。而面对广告,我们必须自问一句:“广告你也信?!”
4.建议人给出建议的频率。如果这是一位“职业建议者”——即:“以给别人提建议为生的人”,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凡是以交易和生意为目的的行为,最终都会被扭曲。
5.所有的“成功经验”,都不是“先见之明”,最多算是“后见之智”。而且,是不是“智”,还得取决于总结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去除了包装”、“挤掉了水分”(毕竟,人有夸大自己的倾向,特别是成功人士),同时,真的提炼出了“一般性”和“可借鉴”的东西。
总之,倾听“专家建议”和“经验分享”不是什么坏事,但会不会甄别则可能决定了你的学习和借鉴“会不会坏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敌人与朋友》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营销启示:朋友和敌人是相对的,如果一个敌人变成了朋友,不正是少了一个敌人吗?在销售市场上,竞争对手是相对的,如果相互之间通过联盟共同开拓市场,对于企业来说不但节省了大量的销售成本,而且市场空间会更广阔。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程建岗课程
程建岗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