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忧已、忧人、忧国的忧患精神,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忧患以生,才能安乐以死。
中华民族文化的忧患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是忧已精神。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孟子·告子下》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举例说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贤达人士最初都是生活在艰辛困苦之中,正是这种艰辛困苦,磨难了人生,砥砺了人生,锻炼了人生,丰富了人生,从而使他们能在以后大有作为。孟子认为,人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艰辛困苦中要想到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胸怀抱负,坚信理念,从而去不畏困苦,去迎战困苦。
其次是忧人忧国精神。孟子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范仲淹发挥孟子忧人的思想,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光照后世。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将这一精神进一步弘扬,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做企业何尝不是“生于安乐,则死于忧患”呢?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很多风险不确定因素,如市场行情的波动、经济政策法规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突发事件,一件小事也许会导致企业的灭顶之灾。经营者在形势一片大好时要看到暗流涌动,随时可能被颠覆,唯有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化险为夷。
企业经营如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企业经营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忧国忧民,对国家和社会要有奉献精神,忧员工、客户、社会之忧,乐员工、客户、社会之乐而乐。企业家要克服狭隘自利,将自己的精神融入到时代与社会的洪流之中。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华为的冬天》一文,体现了当代中国企业家对中国文化忧患精神的传承。
随机读管理故事:《三个卖狗人》
一个父亲想给女儿买一条狗,在这个城市里,有三个卖狗人。
第一个卖狗人说:“你看这条狗很好,好像你女儿也挺喜欢的,1000块钱,你好好再看一看。如果你喜欢呢,付1000块钱就成交了。至于狗,你也看过了,你女儿现在挺喜欢的,至于说以后怎么样,跟我就没关系了。”
父亲摇了摇头,走了。
第二个卖狗人说:“你看这条狗非常好,是英国的纯种狗,这种颜色的结合非常好,好像你女儿也挺喜欢,1000块钱,这个价格也合适,我不敢确认你女儿明天是不是还会喜欢,所以你付我1000块钱,你回去一周后,如果你女儿不喜欢了,只要你把狗狗抱回来,1000块钱我就退给你。”
父亲有点心动,接着来到第三个卖狗人面前。
第三个卖狗人说:“你女儿看起来挺喜欢的,但是我不知道你养没养过狗?是不是会养狗?你女儿是不是真正喜欢狗?但她肯定喜欢这条狗,所以呢,我会跟你一块把狗带到你家,然后在你家找到一个最好的地方,搭一个狗窝,我会放足够的食物给它,你可以喂一个星期,我还会教你怎么喂这条狗,然后一个星期以后我再来。如果你女儿仍然喜欢这条狗,这条狗也喜欢你女儿,那这时候我来收1000块钱,如果你说不喜欢,或者你女儿跟这条狗之间没有缘分,那我就把狗抱走,把你家打扫干净,顺便把味道全部清理干净。”
第三个卖狗人,简直让这位父亲两眼放光。这位父亲很痛快地买了第三个人的狗,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想法。
你可能经常在销售圣经上看到这样3句话:
1、必须100%站在对方的角度,走进对方的世界,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对话;
2、永远不卖承诺,只卖结果!
3、没有营销,只有人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