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04日    虎嗅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1. 商业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战场

我怀疑是教育的问题,让新手管理者直觉的以为这是一场零和游戏,而竞争的手段就是打击对手。但真实的商业世界其实很少出现零和,创业者尤其经常在一个成长产业工作,比的是谁更能赢得新客户芳心,而不用像政客一样玩番石榴比烂的游戏。

我认识最优秀的 CEO,往往也是最乐于与业界交流,大家共同竞争市场的同时,也共同维护整体产业的长期健康的领导者。这样的中心思想也会反应在组织内部,他们非常努力的维护企业文化,让部门、同仁间维持良性的竞争。

2. 企业是个社群,不是个机器

我认识的平凡领导人往往迷信制度、SOP 与 KPI,而我认识的优秀领导者,则对人性有深刻的见解,并且很用心的建造他想要的企业文化,同时精心设计游戏规则,让每个人在其中得到最棒的发挥。

3. 管理是服务,不是控制

平凡管理者把人当做机器,有自主性的好人才因此被逼走,而留下来的人又无法达到他的要求,最后陷入恶性循环。优秀的领导人做 360 Marketing,把同仁当做他的其中一个 TA,用引导、影响来激发他们最棒的表现。

4. 员工是同侪,不是小孩

这点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平凡领导者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也害怕有人功高震主,只好屈就他不欣赏,也不信任的员工。优秀领导人不仅能够吸引到比他还强的人,也有办法尊重、信任他们,因此不需要把他们当做小孩。

5. 激励来自于 Vision,不是恐惧

中国自古传下来的帝王术,也是很多台湾企业领导者爱用的,是表现得阴晴不定、玩弄偏爱,适时加上罚站等惩罚,好让部属惧怕你。过去这对于亚洲受传统威权教育出来的员工可能有效,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年轻人越来越多受到的是爱的教育,加上网络与知识的普及,恐怕越来越容易被人家看穿。新的时代,用 Vision 让同仁们有归属感、方向感,反而应该是优秀领导人最有 Leverage 的方法。

6. 改变等于成长,而非痛苦

我的观察是当平凡的领导者想要建造一个永远有效的系统,优异的领导者早已认知到这是一个动态的组织,需要透过不断调整,并适时运用钟摆效应,才能让组织在现时现刻,呈现前进所需要的样貌。

7. 科技带来权力下放,而非自动化

至少在短期之内,科技只能自动化已知的商业模式,但无法探索未知的商业模式。当世界变动如此迅速,连 Google、Facebook 这么成功的企业都需要不断调整自己,那么过分强调自动化,只会让你卡在既有的世界里面。优秀的领导人会透过科技把权力下放,让同仁们都成为创业家,那么当世界变化,这个组织才有能力不断找到出路。

8. 工作应该是愉悦的,不是煎熬

平庸的管理者把员工当做机器、下属,用恐惧去控制他们,好人才都被逼走,而留下的人只好忍受煎熬。优秀的管理者当然不会公司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用 Vision 去引导同仁,建立好的文化,工作环境当然是愉悦的,工作本身也是让人有成就感的。

当然,读完这 8 个中心思想,我第一个反应是它们几乎不可能全部同时实现,原因不只是领导人自己本身的信仰,还有在现实世界组织优质团队,面对的是时间、成本等因素的无情限制。因此我认为 Extraordinary 这个字用得极好,因为如果能够达到,那真的可谓超凡。但回头想想,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建造一家伟大的企业,那么用尽所有力气去逼近超凡的领导与优秀的组织,应该是必要的功课。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从商人到副总统之路》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他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终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惊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经营银行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点评:俗话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说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两种谋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气,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