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08日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如何有效管理动荡团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对于一个团队领导人来说,项目团队成员流动率过高,成员来来去去,可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不但无法培养默契、形成团队凝聚力,还会不断流失累积的技能与经验。

然而,流动却已经变成了商业世界的常态。因为团队工作到了不同阶段,需要不同人才,例如,一开始需要大方向的蓝图设计者,之后需要开始打造样本的实际执行者。此外,公司不可避免地会有人离职、有人没有时间继续参与,成员流动的情况在所难免。

有些时候,成员流动反而是小组负责人故意安排的,例如,团队成员合作太久,主管从外面带进新成员,以刺激小组出现新想法。

无论成员来来去去属于何种情况,领导者如何在团队不稳定的状况下,获得最大的工作成效?

加拿大西蒙菲大学比迪商学院领导力及组织行为学教授杰维斯·布希(Gervase Bushe)认为,成员流动最常造成的问题是团队知识的流失。每次有成员离开,关于小组如何进行工作的知识就流失了一点。

布希建议,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尽可能将小组成员的角色标准化,降低新成员需要的摸索时间。想想看医疗小组工作的情况,因为各科医生与护士的角色定位清楚,学校已经有标准化的训练,即使刚走进急诊室的一名医生,也不需要学习许多新规则,就能跟其他医护人员合作治疗病人。

当然,不是所有职务都能做到那样高度的标准化,但是团队领导人可以考虑设定程序与规则,让新加入的成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领导者也可以设定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留住相关的信息。例如,团队拥有专属博客,里面记录着与客户互动的情况、标准作业流程步骤等,新成员加入时,就可以从浏览小组博客开始进入工作状况。

布希提出的另一个解决方法是,虽然成员来来去去,但是小组一定要留住核心成员。几名“开国元老”知道小组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出现新成员时,才能指导他们。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屠夫与和尚》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是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Why?
因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你做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你认为对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