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手下有那么几个精兵强将,犹如刘备手下的关张赵马等,更希望自己手下如曹操般战将如云。远看,美国的GE在韦尔奇手下兵强马壮、才俊济济;近看,马云帐中“18罗汉”、高手云集;再看,联想,60后领导者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集群,杨元庆、郭为、陈绍鹏、刘军等等。
不少老板感到了无比羡慕的同时,也发誓要培养自己的子弟兵,但现实很骨感,其中有的成功收取了一批战将,但更多的收获是为别人做了嫁衣,有点老板因此退却了,不愿下力气培养,走上了动辄挖人的道路。
我们不由得探究一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培养不出来将才和骨干?骨干的成长道路有着自己的规律,仅靠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外出学习是培养不出骨干来的。
结论是:温室里出不来硬骨头。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恺郭尔讲过这样的故事:
一个居住在新西兰海岸边的人,总是喜欢在每年秋天,注视着也鸭子成群结对地向南飞。处于仁慈和慷慨,他开始在附近的一个池塘为它们准备了鸟食。过了一段时间,有些野鸭子不愿再历经千辛万苦地飞去南方了;它们就留在丹麦,依赖于这个人的喂养而度过漫长的寒冬。渐渐地,它们飞行的次数越来越少。当其它野鸭子在来年春暖花开之际返回时,它们就围成一个圈子来迎候它们。然后,又径直地回到池塘那边的喂养场所。三四年过去了,这群野鸭子渐渐地变得及其懒散和臃肿,以至于它们根本难以再次展翅高飞了。
你可以驯化这些也鸭子,但是,你却无法使它们从温顺再度变得野性实足。
基于此,IBM的前任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慨叹:“我们坚信,任何企业都需要自己的野鸭子。在IBM,我们千方百计地避免驯化它们。”
真正的骨干往往就像野鸭子,他们可以很健壮,可以飞得很远,但是,如果在温室的状态下,他们往往会退化。
一支军队如果长期不参与真正的战斗,只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演习,只能让军官士兵更熟悉武器和程序,但是真正的战争才能成就真正的将军。一切将军都是打仗倒出来的,而不是演习演出来的。
同理,一个球队,不管训练得有多刻苦,如果没有真正的比赛,他们永远也不会成为一支真正的职业球员,更谈不上成为冠军。
我在给联想集团中央研究院高管层讲授《
领导力》课程的时候,一位工科博士的研究员在课堂上对我说:“周老师,你讲得这些道理,这好懂!关键是个‘度’,您能告诉我如何把握这个度吗?”我问了一句:“您会游泳吗?”他说“不会”,我说:“那好啦,我找国家队的教练教你几天,每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今天教你仰泳,后天教你自由泳,然后分期教给你呼吸技术、摆臂技术、腿部技术等等,然后把你扔在泳池里,结果如何?”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淹死了!”我问:“那怎么很好的把握这些技术的‘度’呢?”大家又是异口同声:“不间断的练习!”。
“度”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也就是实战出来的。再高明的教练只能提供指导,而无法替代你自己的练习,只有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实战,才能知道其中的核心秘密,才能成就真正的高手。
俗语称:百炼成钢。企业领导者要想得到得力的干将,就必须用培养骨干的方式,那就是折腾,也就是实战,而且是不规律的实战,如果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尽管也可以叫实战,但那不是真正的实质,仍然是温室里的“豆芽菜”。
国内比较典型的就是联想集团,杨元庆及其核心团队之所以能够接过柳传志传递过来的帅旗,主要是由于杨元庆经历了各种摔打和折腾,而不是柳传志特别喜欢他。
刚开始进入联想的时候,杨元庆远没有清华毕业的孙宏斌和老柳的秘书郭为抢眼,他只是电脑部门的一名基层
销售主管,直到他成为电脑部门负责人用硬硬的销售业绩说话的时候,柳传志才开始刮目相看了:这个语言表达不那么流畅、甚至有点木讷的小伙子还是有潜质的。
但是,杨元庆的固执脾气在电脑公司负责人的位置上暴露无疑,甚至与联想的元老开始针锋相对,在公开场合寸步不让,不会妥协,搞得很多元老搞他的“黑状”,让柳传志很被动。在一次公开的会议上,柳传志不留情面的批评了杨元庆,让杨元庆觉得既委屈又很没面子,事后连饭都没有吃,大哭一场。
次日,柳传志给杨元庆写了一封长信,阐述了在公开场合批评杨元庆的原因,希望杨元庆理解并学会一定程度的妥协,否则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用柳传志的话说,这叫:“拍下去,再拽起来”。柳传志的解释是,年轻干部有闯劲,是有点,容易冲动,甚至骄傲,会影响到他的发展,需要经常拍着点,让他们警醒,拍完了,你还得拽一下,免得拍下去起不来了。
在杨元庆成为柳传志的“接班人”后,柳传志的拍和拽一直持续,杨元庆也习惯了这种互动方式。这中间,杨元庆自己做了很多决策,柳传志都没有干预,如并购网络公司、咨询公司等等。尽管这些并购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柳传志有意见,但没有多少抱怨。他知道,没有跌过跟头,根本就不会想到前面的路途会曲折。挫折本身就是折腾的基本含义。
到了并购IBM PC之后,考虑到国际化和美国市场的特点,联想聘用原戴尔干将阿梅里奥出任联想新一任CEO,杨元庆任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第一次退出了联想集团的直接管理层。此刻的杨元庆暴露了领导力的弱点,对于驾驭国际化高管有点失衡,为了满足对高管授权的要求,杨元庆对于美国高管层出现的非联想文化行为,甚至明显与战略不符、与文化不符的行为也不干预,美其名曰“妥协”,不但引起了联想中国人团队的不满,也直接导致了2009年业绩的崩盘。董事会出现撤换杨元庆或阿梅里奥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将柳传志在此出山,通过董事会撤掉了阿梅里奥,同时顶住了董事会要求撤换杨元庆的压力,力挺杨元庆出任公司CEO,自己亲任董事长,让杨元庆感受到了老领导的力量与霸气。
重新担任CEO的杨元庆应该从这一系列的“折腾”学到了很多,领导方式也从容了许多,联想的业绩也稳定了许多。2012年,柳传志在此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的位置,再次把权柄真正的交到了杨元庆的手里。当有人问柳传志与杨元庆在不少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时,老将显得很自然:“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只要符合公司的战略方向,我们允许有不同的看法,我也会尊重他的看法,让他出任这个位置,也不意味着我们两个人的观点都非常一致,但是对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对于公司文化的理解是一致的”
没有这一系列的大风大浪,杨元庆不可能成长为一个领导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家。
一说折腾、实战,是不是说就什么都不管了:你就大胆的干吧!那叫放羊!对于领导者而言,折腾,是个技术化,如果你处理不好,就折腾死了或者折腾废了。当年,柳传志最看好孙宏斌,清华毕业、头脑聪明、有魄力,在联想是升迁最快的,领衔最重要的部门发展部,掌管全部的分子公司。柳传志对他可是几乎是授权到位的,甚至到了不管不问的地步,以致最后“尾大不掉”。此事多年让柳传志多年不敢提“培养年轻干部”。
我们可以把“折腾”看成一个让干部脱颖而出的工程,其中有几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权威授权。
既然让他干,就要授权,不授权肯定是没有办法折腾的,带着沉重的镣铐跳舞是可想而知的,事事请示仍然是温室效应,可是授权后又担心失控,我一般都主张权威授权,也就是说要先树威、后授权,让被授权者充分感受到授权者威信的力量。如果你本身连威信都没有,还谈什么授权呀!授权不是不管,也不是放羊,而是一套权责分配系统,其前提是授权者应有足够的权威。
历史的规律是:弱主无强将。各位,汉末汉献帝让曹操担任要职甚至带剑上朝是授权吗?显然是被迫让权。
二是少数核心。
折腾,某种意义是一种特权,是一种少部分人的特权,是那些被认为有成长潜质的人的特权,不是谁都可以去折腾的。在GE,是经过领导力发展中心培训过并进入90人大名单的人,才是有资格折腾的;在华为,是经过高层认同的人才是可以折腾的,联想也是如此。
折腾是有代价的,会有公司埋单,因此,不可能谁都可以折腾,领导层会经过精心挑选,在宁波方太,有阳光工程做基础让一些大学生脱颖而出、有核心高层为重心推动高层的成长。挑选的过程应该是公开并按照人力资源开发程序进行的,不能随意。如果挑选的过程是随意而不规范的,就意味着公司找了一批不知是否有驾照的人去试车,风险是巨大的。
三是宽容试错。
折腾,就难免出错,甚至是大错。领导者在安排折腾的时候,就要想明白一件事,你禁得起他折腾吗?他折腾的底线是什么?如果他折腾出了问题,你能够收场吗?如果这些都没有想好,最好先别折腾。如果你想好了,就可以开启折腾的按钮。
折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杨元庆当上联想领导人后几次出现错误,如多元化的问题、收购IBM PC后对待外籍高管的问题等等,但这并没有影响柳传志支持他的初衷。
如果一旦出错就免职或者训斥,很多人在位置上就会战战兢兢,无人敢试,谁都担心会“死”在位置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小脚女人”。因此,宏基集团专门设立了一个对错误加以宽容的政策。
四是轮换岗位。
如果一个人只在一个位置上,那还谈不上真正的折腾,也看不出他的全部能力,轮岗成为必然,也成为考察一个人各类能力的常用方法。杨元庆先后担任过技术人员、销售业务员、惠普产品代理部门负责人、联想电脑公司总负责人、联想集团负责人等等,基本上把代理销售系统、直销系统、电脑技术、电脑生产系统都走了一遍,最后成为一名综合负责人;与他一起崛起的联想悍将郭为,经历更加丰富,先是成为柳传志的秘书,做过联想办公室主任、公共关系部负责人、惠州生产基地负责人、分子公司管理负责人、代理产品系统负责人等,从行政管理到综合管理到房地产、工程建设、
营销系统、代理销售等全都转了一个遍。如果不是这样的历练,只在总部,他是不可能驾驭神州数码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
五是目标管理。
授权给折腾的人,就要套上“枷锁”,也即是业绩目标,不能随意折腾,不管你怎么折腾,但是目标必须完成,要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目标,公司会有说法。就像孙悟空一样,你可以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也可以步行慢慢来,但是必须按照如来佛的手心要求做,要给你画个圈子,不能出圈,永远不能忘记了折腾的目的。
六是标准监督。
没有监督就没有授权,有效授权永远与有效监督是双胞胎,形影不离。任何没有监督的授权都是不负责任的纵容或”陷害”,中国企业里的很多干部因在大权在握的时候缺乏监督而走向了犯罪。如果当时,领导层安排孙宏斌担任发展部经理的时候就有系统的监督,估计他就不会走得那样远。缺乏监督的授权名义是爱护,其实是不负责任。
出于对年轻干部的责任和爱护,企业在让他们充分享受折腾待遇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不断地予以提醒和督导。
成就一个骨干不容易,折腾的机制很重要,不能一说折腾就随便撒手了,无原则的撒手不管不是懦弱就是糊涂。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