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黄锴 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某企业接连发生的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让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公司的人性化管理。

  “应该说,(这家公司)没有很好地处理(很多问题),或者不知道怎么处理,不想处理。”在“2010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论坛”上,复旦大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胡君辰如此指出。

  就全球的自杀率而言,在企业中崇尚“军事化管理”的日本企业员工的自杀率长期居高不下。军事化管理一边为日本带来了经济腾飞,又在另一边为日本的社会心理危机埋下祸根。据了解,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出现过员工情绪失控而产生的自杀问题。企业为了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难免会采用一些强硬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无形中给员工施加了诸多压力。在产生经济效益的背后,管理者们又往往忽视了负面情绪对员工身心造成的威胁。

  在整个浮躁不安的市场环境下,备受心理与情绪困扰的员工们也不在少数。要知道,员工的心态和情绪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形象和组织绩效,如果管理不好,情绪很可能产生破坏作用,情绪劳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每一个职场中人。

  可以预见的是,情绪管理将成为当下企业管理中最紧迫的课题之一。而HR主管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是,如何做好情绪的调控与管理,尽可能挖掘出正面的能量?

  首先,管理者们要学会“深入人心”——掌握员工的需要,引导其个人目标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样便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将员工作为“内部顾客”,在情感沟通中提供必要的咨询和辅导。正如正泰集团设立的“阳光服务室”,红蜻蜓集团建立的“情感交流站”,这些心理援助项目承担着情绪咨询的重要功能,亦能使员工情绪得到适时的表达和宣泄。而咖啡屋、放松室、发泄室,及工作中的背景音乐,也纷纷成为外企的一道风景线。

  化妆品直销企业玫琳凯在化解员工负面情绪时,采用的是“先营后销”的手段。公司的组织结构并不强调上下级间的权威和命令关系,而更多地寻求“利益相关”,上级对下级更多是培育、指导、支持的关系,以保障一线的美容顾问能从多渠道获得心理支持。

  但仅仅做到这些并不够。HR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运用情绪劳动(即情绪工作)管理变革人力资源的模式。据悉,情绪劳动的定义是,与人群高度接触的工作者,在工作时管理情感以创造公开、看得见的脸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的表达。

  说来或许令人惊讶,在招聘阶段,员工就必须闯过“情绪关”。眼下,欧美一些企业已在选拔招聘时采用心理学方法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评估——招聘岗位上涉及情绪工作的内容、强度、标准等被一一描述,管理者将情绪资源的管控作为员工必备的通用素质加以测评,使新员工的情绪表达符合岗位的情绪规范。

  比如,服务行业就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热情、耐心、细心与宽容的特质。用胡君辰的话说,“要开发员工的心智和潜能,首先得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接下来,管理者要做的便是“向情绪要效益”,将情绪劳动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实际上,员工情绪资源的运用对象主要是上下级、同事及客户,通过这些主体收集员工情绪劳动的相关信息,再通过绩效反馈程序,就能达到改善情绪工作、提高绩效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企业在设计基本薪资时可以将情绪劳动技能和结果作为一个影响因素。管理者可以对情绪工作进行综合难度指数评估,针对需要在情绪上投入更多的工作,给予更高的薪酬激励。

  此外,即时奖励同样能使员工的情绪受到莫大的鼓舞,IBM创始人Tom Watson便总是及时认可每个人的成绩。譬如,他常常给完成一笔很棒的业务或者贡献出新思想的员工当场奖励500美元。

  毋庸置疑的是,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够驱动高绩效。美国的一项数据表明,组织在员工情绪管理项目上投资1美元,可以得到5至7美元的回报。换言之,情绪管理已不仅作为一种领导艺术而存在,相反,它逐渐发展为能量化管理的有价值的商品。组织情绪的管理不仅有利于调动大家的工作激情,也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助推器。

  那么,今天你过情绪关了吗?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