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挖贝网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11月8日下午,以“中国家族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家族企业管理者各抒己见,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现代化管理理念植入家族企业之中。该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主持。

  家族企业管理要走出“围城” 保育钧(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家族企业的“家本位”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员工是推动一个企业进步的真正力量,只有员工,才能带来企业的创新和革命,也才能让家族企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我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并且只有民营企业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因为第一代创业者的经历都很艰苦,也让他们对那些还在奋斗的员工,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的体谅。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在国有企业内是不会有的。


  家族企业运用“五常”理论

  茅忠群(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裁)

  因为大家目前接触比较多的,基本都是美国式管理,但美国式管理不等同于现代管理。欧洲、日本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释、道三种文化,而这其中儒家的主流地位又是绝对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拿来治理企业?我个人非常推崇《论语》中的“五常”,所谓五常,就是仁(仁爱)、义(合适)、礼(制度)、智(智慧)、信(诚信)。需要明确的是,儒家的管理模式和西方的理念很不一样,从制度上看,礼排在第三位,仁和义排在前两位,礼应该是为仁、义服务的。中国家族企业更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来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家族企业要善于财务管理

  丁学文(瑞士磐石投资顾问(上海)公司执行董事)

  制约着中国家族企业前进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不佳。家族制特点,从富一代来看,就是自己说了算,不放权,不愿意拓展资金渠道。

  总的来说,家族企业最应该思考的几个财务问题是:家族对资金的需求有多大?未来四五年会有怎么样的变化?现金流动性如何?以及家族企业成员的年龄、健康、收支问题。最好能建立一个报告机制,让每个家族成员共同来参与和明确。

  建立家族企业元老退出机制

  贺小刚(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统计数据表明,CEO在10-15年任期内,业绩是上升的;超过15年,业绩就下来了。在我的研究结果中,家族企业元老退出以下几种模式可行:一,彻底退出。即转卖股份等方式,放弃对企业的拥有权,这种方式在美国很流行。 二,弱股东型,把主要的权利交给别人,在战略规划上让步,接纳别人的意见。三,幕后操作型,对元老来说,放弃总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幕后操作则更容易令人接受。四,老年创业型,建立学习 机构,如企业大学,可以间接帮助自己打造的企业,包括资源、声誉。五,社会责任型,通过捐款的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