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今天的商业环境变化迅速,领导的关键职责在于创新、改善以及处理“意外情况”。“意外情况”以各种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启了创新和改善之门。

以此看来,经理和工程师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仍倾向于应急管理行为。

那么,一个应急管理型组织如何把自己转变成问题解决型组织?必须认识到这种自我长存不废(self-perpetuating)的应急管理综合征并不是对压力巨大的管理环境的固有的非理性反应,而是一系列看似合理的规则和行为的长期影响造成的。

组织不仅要放弃那些看似合理的流程,而且要采用那些初看起来令人羞愧的、不合理的技术。

治疗应急管理征并不容易。已有的组织文化和目光短浅的思维逻辑经常成为阻碍。管理层相信人们在压力下工作会更努力,这让情况更糟糕。

但是使组织摆脱应急管理状态的努力时值得的,因为应急管理使你最优秀的工人精疲力竭: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工作,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对于应急管理行为而言,虽然极端但明显的风险是组织会不得不关闭被认为是低效的生产线或工厂。

另外一个同样重要但不明显的风险是组织中最优秀的问题解决能手会因厌倦而离开。建立一个问题解决型组织是困难的,但收益是明显的,选择也是明确的。

——摘自罗格·鲍恩“停止应急管理”一文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