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杨毅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本土的企业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本就没有管理,一类是虽然有管理,却在管理的方法上本末倒置。前者不必多说,这样的企业你进去之后其混乱程度就能立马感受到。但对于后一种企业,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他们往往表面上强大,实则危机四伏。其强大的地方在于从组织结构、 绩效 考核、流程管理、目标管理、 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优化,让你感觉到这是一家很“正规”的公司。其危机的地方在于,由于过于注重这些表面化的东西,而忘记了给予最核心的要素人应有的尊重。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假如我们把企业比作一辆前行中的汽车,企业的 人力资源 管理比作汽车的发动机。要想提高汽车的速度,你需要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把发动机的设计结构重新优化,由四缸提高到八缸,甚至十二缸这相当于随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而进行的组织结构的调整及随之而产生的流程再造;同时,你需要不断为发动机注入燃料这相当于学习型组织。在这些东西都搞完了之后,短时间内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但突然有一天,你的汽车却面临极大的危险。因为你在对汽车进行改装之后,虽然发动机的功率提高了,汽车速度也从原先的60公里提高到180公里,但你的汽车底盘设计和其他零部件没有改变,根本无法承受这样高的速度,从而导致汽车散架。组织结构、绩效考核、流程管理等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构建坚实的员工基础,那么,这些方面的努力效果只能是昙花一现。这里所说的坚实的员工基础,指的就是“用人所长”,把有不同优势和特长的员工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确保他这个“零部件”能够优秀地胜任其本职工作。只有这样,上下通力协作,才有可能让这个企业运行得更平稳。 
企业产生的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管理的所有核心,皆是对于“人”的管理。卓越的用人方法,不在于如何减少的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再次强调:发挥长处也是职业规划的核心基础)。如果不重视“人”的差异与重要性,那么,所有的管理都将是舍本逐末。有些公司花大价钱请咨询顾问进行所谓的绩效考核、流程再造、ERP计划,等等,钱花出去了,却没有任何效果,甚至有些企业效率比以前更低,死得更快,其根源便在于忘记了对于“人”的尊重。与其如此,倒不如对照着上述12个标准,多花些心思在员工身上,你得到的回报会成倍增加。
 
所以,对于那些打工的朋友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你一定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切入才是最有效的,侧重点到底在哪里。同时,也劝诫那些管理者,与其一厢情愿地在绩效、制度、流程上下功夫,不如多花些时间听听你的员工内心的声音,不要违背常理做事。否则,你所有的努力都将是舍本逐末,无功而返。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