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天下商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管理沟通的完整性原则强调的是管理沟通过程的完整无缺。企业在设置管理沟通模式时,必须注意使每一个管理沟通行为过程均要素齐全,环节齐全,尤其是不能缺少必要的反馈过程。只有管理沟通的过程完整无缺,管理信息的流动才能畅通无阻、管理沟通的职能才能够充分实现。管理沟通过程本身不完整、管理沟通必然受阻。
 
    在 企业管理 实践中、管理沟通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过程不完整情形:一是没有信息发送者,或信息发送者不明,信息没人发送,自然没有人能接受;二是没有传递的沟通渠道,信息发送者不知道有什么渠道可以向接受者发送信息;三是接受者不明,到底信息应该发给谁,没有明确方向;四是有渠道,有发送者,有接受者,但没有设定具体沟通方式,如本来应该通过电话沟通的,他却采用信件沟通,原因是企业没有规定他打个电话就行了;五,其它一些情形。管理沟通过程不完整,如缺乏反馈,就会使原本设想得很好的管理沟通受阻,对企业管理和管理沟通不利。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