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企业通过不断调整 销售 政策,甚至是通过调换经销商等努力却深陷其中总不得解,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仅仅通过管理,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和经销商这两个不同利益体的合作矛盾的,要优化厂商关系就必须优化厂商合作模式,思考着如何通过合作机制及模式的改变提高经销商配合度。这亦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笔者认为优化厂商合作模式有三个大的方向:
 
    一、价值链模式
 
    该模式重在改变渠道价值链的分配机制,将经销商的利益更多的与经销商所承担及执行的事项挂起钩来。这往往会牵涉到减少、增加、调整厂商之间的职能分工,提高或降低厂商间的结算价格与利益分配。
 
    二、修补模式
 
    该模式不会对厂商之间的旧有合作模式伤筋动骨,但厂家往往需要调整自己对经销商的帮扶控模式。比如,之前厂家重在向经销商压指标、要销量、催回款,现在转变思想,更多的本着风险共担、共同做市场的理念,切实承担起更多指导、帮助、支持经销商做市场的事务,帮助经销商分销铺货、培养销售团队、健全 销售管理 等等。
 
    三、强势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那些品牌强、产品群丰富的强势企业玩的游戏。比如经销商要继续与厂家合作,必须拿出钱来与厂家成立股份制销售公司,必须由厂家派出业务骨干出任公司总经理或 营销 总监 ,必须接受只能专营专卖厂方一家产品的要求。
 
    价值链模式:以职能价值驱动经销商配合度
 
    在药品保健品领域,低价开票、底价大包模式盛行已久,这也为许多药品保健品企业造成了骑虎难下的困局。
 
    传统模式之下,厂家自身对经销商的控制力比较低,利润也比较低,想做品牌化运营增加品牌推广投入,想增加公关、促销,加大对整体市场运作的支持,都可能苦于“钱都让渠道商赚了”,拿不出多少预算做投入,只能空想。面对这种困局,厂家往往需要在两者之间做艰难决策,其一以提高 零售 价抬高供货价,但如果是做处方药的,有招标等限制,如果是做零售终端市场的,又面临价格难免顶到天花板,价格竞争力进一步丧失的局面;其二提高供货价,可是经销商的接受度又成了难题,即便经销商接受了,由于终端供货价也会牵涉到提高的问题,而在终端市场又可能陷入终端不配合甚至被终端“雪藏”与对手乘机挤占市场的风险。
 
    事实上,不只是药品保健品行业才面临这样的问题,快消品等其他行业的许多企业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怎么办呢?梳理厂商之间的职责分工,依据厂商间在渠道营销链上所做的事调整价值分配是必然出路。
 
    将营销链条中的主要成本环节和价值贡献环节进行明晰罗列,将厂商之间的职责分工更加具体化,在清楚化厂家要做到多少,经销商要做到多少,厂商之间又需要协同做到多少之后,结合每一个环节的重要度与成本支出设置扣点、返利等佣金体系,如果经销商在其中做得多、做到位的多,得到的就多,对那些做得少、做到位的不多的经销商而言则刚好相反。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