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告诫人们如果不在那个位置,就不做与此位置有关的事。千百年来,人们对此话褒贬不一。反对者认为,这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观念同出一辙,孔子是让人们持看客心态。也有人说,孔子肯定和鼓励“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是孔子思想消极的部分,应给予批判。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讲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子怎么能让人这么消极被动和麻木不仁呢?这与他的入世思想不是有所背离吗?其实,持这些反对意见的人,没有真正理解孔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孔子此言,本是孔子针对政事而言的,它是在讲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不在其位,也就没有相对于其位拥有的权力,所以也根本承担不了相应的责任,也就不可能谋这个位置的事,即使谋也谋不好。大千社会、茫茫人海,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角色,由于岗位和角色不同,其对应的权利与责任也就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固定的角色与位置必须有相应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责任,这样每个个体才能准确恰当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出现盲目的越位和替别人代劳的现象,从而造成管理的无序。

    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告诉世人要使自己在社会和组织中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位”与“政”应该统一起来,这样社会和组织才能有序地发展。

    首先,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处理好“位”与“政”的关系尤为重要。不同岗位的员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只有员工认清自己的岗位责任,“在其位而谋好其政”,圆满地完成好本职工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企业,如果董事长干总经理的事情,总经理干部门经理的事,而员工却整天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那么这个公司怎么能发展?结果只会出现“位政分离”的混乱局面。纵观成功的企业,都是岗位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管理无越界的管理典范,都是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实践者。

    其次,也要辨证地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绝对地要求人们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是不能超越于自身权利而履行职责。它并不是不讲求互帮互助,也并不是不讲求团队精神,相反,“不谋其政”恰恰是一个团队团结的必要保障,也是和谐工作的前提。只有不越界,才能更好地进行协作管理,只要把每个人的每个环节做好做精,由各个环节组成的管理自然就会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有序化。

    另外,孔子这里讲的“位”是相对的概念。一方面,“位”相对于群体时,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既要保持个人的独立,又要有群体的相互协作,“位”是某个群体中的“位”,不是独立存在的。另一方面,“位”相对于个体而言,它具有独特性、专业性特征,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精做专做好。

    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具有很深刻的哲学理念,倡导的是一种“位政统一”的管理思想。它告诉人们,一定要给自己作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每个人要立足本职,不做与自己权利不匹配的事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扎实,不要本末倒置。如果一个组织每个本位上的“政”疏于打理,这个组织肯定会出现管理混乱、运行无序的状况,这个组织的管理就会出现大问题。从辨证的角度分析理解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并且认真践行好这句话所描述的哲学实质内涵,无疑对企业家管理好一个企业有着很好的启迪。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