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www.ceo.hc360.com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人们的思乡情感日益发酵,回家的心情也越发迫切。然而春运一直都是让大众节前最为头疼的问题,各种火车票订票攻略被人们一一采用。然而即使抛开铁路方面的客流量不谈,今年仅公路、水路客流量预计就将达到31.4亿人次。

    如此之巨的人流量也预示着无数潜在的危险。虽然交通事故的报道比比皆是,但据记者调查,依然有超过半数的人们不会选择购买意外保险来为春运保驾护航。就此问题记者致电了泰康在线(www.taikang.com)的保险专家,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大众的保险意识较前几年有很大提升,但与整个出行人口基数还是相差甚远。以火车为例,在2013年之前,旅客购买的火车票至少还包含铁路强制险。如今该险已经被废止,另购商业意外险的人数还不足一半,这也预示着今年春运将有上亿乘客“裸奔”返乡。

    铁路交强险废除壮大“裸奔”一族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第628号令,从今年1月1日起废止实施61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这意味着乘客不再被强制收取票价2%的“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费”。同时,乘客也不再拥有火车出行的意外伤害保障。

    虽然并非自愿缴纳,但在以往有铁路强制险存在时,人们好歹还不算“裸奔”出行。如今一经废止,一部分人们都是抱着无所谓、嫌麻烦的态度,一部分人怕保费贵浪费钱,只有少数人会另购商业意外险,“裸奔”队伍迅速壮大,出行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商业意外险量身裁衣,春运返乡不再“裸奔”

    铁路强制意外险取消,出行的保障减弱,春运又是交通意外事故高发期,如何减少“裸奔”人群数量,尽可能减少交通意外伤害的损失呢?虽然在一些火车站售票厅内出现了保险 销售 窗口,然而价格、保障强度以及投保效率都远不及各大保险电商平台更为简便实惠。据了解,选择商业的意外险,只需缴纳比铁路强制险更加低廉的保费,就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意外保障。

    “与商业交通意外险相比,以往的铁路强制险对旅客来说并不划算。”泰康保险专家告诉记者:按照以往强制险的相关规定,旅客的保险金额,不论座席等次、全票、半票、免票,一律规定为2万元/人,而旅客的保险费则包括于票价之内,一律按基本票价的2%收费。等于一张票价为200元的车票,其中保险就占了4元。然而记者在国内首家保险电商网站泰康在线上发现,同样为火车意外保险,泰康e顺交通工具意外保障计划长达十天,保额高达50万的火车意外保险仅3.63元。据泰康95522客服人员称,e顺交通工具意外保障计划可自由DIY,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和交通方式自主定制保险计划,飞机、动车高铁、轮船、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轮船等几乎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供选择。三分钟即可搞定整个投保过程。另据泰康方面透露,泰康在线目前已经和银联达成合作,旅客在12306网站订票时,选择银联支付,即可免费获赠一份保额30万的7天铁路意外险。

    歌曲中唱得好,“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图个平平安安”,这也代表了天下父母们的心声。春节本该是亲人团圆,其乐融融的欢乐场面,切勿因为一丝意外使其蒙上一层阴霾。记者也在此呼吁所有返乡的人们:少一些冲突,多一份平和。祝福大家平平安安回家去,高高兴兴过大年。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