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在今天的中国,横向坐标上对传统和民族性管理的强调大行其道。但是,纵向角度的传统商业与现代企业之间的本质差异,却在无形中被忽视了。事实上,今天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在西方管理体系面前维护中国传统商业管理,而应该是如何尽快摆脱传统小农意识和人际权谋之术。

    企业管理与社会时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命运决定了另外一个命运。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知识与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其管理逻辑恰好是相反的:在农业社会里,商业管理的逻辑是基于“个人能力”而发生,个人随意的大胆冒险,成为了商业英雄的代名词;在工业社会里,企业管理的逻辑是基于“组织能力”而发生,个人随意的冒险行为,恰好成为了企业效益和效率无法实现的罪魁祸首;在已经来临的现代知识与信息时代,“个人能力”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但是,它与传统农业时代的个人商业英雄,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所说的“个人能力”,其真实内涵是指“知识”本身——知识而不是资本,成了现代企业效益和效率的最重要的来源。

    从形式上来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知识与信息社会三者之间的管理逻辑,演绎出的变化是“个人能力——组织能力——个人能力”。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管理,推翻或颠覆了另一个时代的管理。

    糟糕的是,由于历史进程的原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知识与信息社会三个完全不同的时代,竟然同时存在于现阶段的中国。目前,中国企业其实是处在农业时代管理向工业时代管理的转型中。但是,尚未彻底摆脱传统小农意识和人际权谋关系的中国企业管理,却又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遭遇到了知识与信息时代。

    这就导致了目前中国企业管理逻辑的严重混乱: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恰好是医治传统农业时代的个人随意、自由和散漫的良药,但是,已经来临的知识与信息时代,则恰好成为了缺乏人性关怀、限制个体解放和束缚知识创造财富的绳索,而一些所谓面向传统挖掘“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做法,又恰好成为了传统的树立个人权威、建立个人魅力领导方式的翻版,成为了活脱脱的压抑个性和知识解放的凶手。

    因此,从横向角度刻意强调民族性的管理逻辑,事实上成为了一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大箩筐,不但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知识与信息社会三者之间的管理混为一谈,甚至出现了相互替代的混乱局面。

    就目前中国整体企业管理所处的状态来说,首先需要迫切解决的管理问题,是从传统小农社会商业管理走向现代工业社会企业管理的转变。其中,“可复制性”、“数字意识”、“职业能力”,成为了中国企业管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是企业管理从个人能力走向组织能力所无法回避的三道门槛。

    “可复制性”——现代企业规模管理的基础

    规模是企业竞争与赢利的基础。工业革命后的300年间,最大的一个商业成就,就是诞生了大量的大型厂商组织。在此之前,拥有数十人的小作坊,就已经算是当时了不起的“庞大”商业组织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