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创业邦》杂志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在开启一段全新的人际关系之时,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决胜“第一印象”,或许能够帮助你树立一种持久的正面印象。

在你进行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商业会谈前夕,我可以肯定,你将会做一些精心准备。比如,清楚地知道自己赴会的对象以及会谈的目的,并通过各种搜索工具及社交网络了解对方的所有情况:何时入读了哪所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如何完成华丽的职场“三级跳”,甚至你会在某个社交网站上添加关注,成为会谈对象的粉丝等等。我还可以确定你一定会按时到场。在这里,我想提醒的一点是:刚一进入会谈室,诸如自我介绍、握手、互递饮料和酒水等这些在一分钟内完成的事情,实际上是建构良好社交商务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

入“门”指南

进入一个陌生的会议室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好比你在灯火通明之时离开一家夜店一样:一切都太透明了,而且整个气氛都令人有些不安和压抑。但不管你当时的感觉如何,都需要牢记这个准则:这是你的舞台!在接下来的半分钟到一分钟时间内,你将掌控一切。就算你跑到了会谈对象的地盘,这里依然也由你说了算;哪怕你的薪水只是那些跟你握手的家伙的1/10,也要有自己是主人的勇气!尽管你不是决定整个会议室气氛的惟一因素,但你要挑起这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州圣塔莫尼卡喜剧演员罗伯特·皮卡特(Robbie Pickard)对此深有体会,他曾有如下“丛林法则”:“假设你面前的每一个都是丛林中的一头熊,如果你表现得惊慌失措,那么招致攻击的可能性便会加大。”通常我们会把这类惊慌失措理解为:大喊大叫、挥舞手臂、重重跺脚,更有甚者扔掉灯笼、丢盔弃甲等。在面对陌生人群时,他认为,不要以预先道歉、过于谦恭或者惊慌到颤栗等负面的情绪开场,而要以自信武装自己,充分的自信将让你以一种得体的、令人轻松的方式出现。

8大关键

在任何会谈开始前,你的表现都应该让人觉得你是无可替代的主宰。随后你需要把握一些关键因素。

1.时机把握

通常,会谈开始时,双方都会进行自我介绍,以达到互相认识。你可以通过记笔记或者重复对方名字等做法加强记忆,但最好的办法是牢牢地将名字记在脑海里,以便在你们已经进行了20~30分钟的碰撞后,自然而然地在会谈中叫出对方的称谓,能够在亲切的往来互动中体现你对对方的尊重,为自己加分。

2.名片交换

不要在会面刚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跟人交换名片,这容易给人你仅仅是来谈生意的印象。

3.眼神互动

与每一个人进行眼神的交流,但应该点到即止,真挚专注。

4.戒骄戒躁

一切夸夸其谈或者洋洋自得的表现都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5.握手交流

如果出席会议的人员不超过6位,应该与所有与会者一一握手,但如果超过6位,则应与其中的5位左右握手,再向其他人一一致意。心灵的“握手”可以跨越距离和空间。

6.切忌叫卖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让我们开始吧!”这类煽动性的语句进行诱导。

7.切勿击拳

8.避开负面

任何可能引起不愉快情绪的事情都应该避免。比如,交通拥堵、天气炎热或者自己感冒不适等,都不适合在这类场合探讨。

在会谈的这一关键时间段,你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充分地表现自己,你是你自己的经纪人!要将自己最真实、最自信的一面展现出来。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例子。“只要比尔·克林顿踏入一个会议室的门口,他就成为绝对的主宰,”克林顿的头号新闻秘书、发言人迪迪·迈尔斯(Dee Dee Myers)透露,“因为他充满好奇心,特立独行。他希望与每一个与会者交谈,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片刻功夫,他就可以主导整个房间的气氛。”迪迪·迈尔斯现在是华盛顿一家传播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马林·菲茨沃特(Marlin Fitzwater)是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W. Bush,老布什,1989年~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的新闻秘书,也十分欣赏克林顿这方面的能力:“比尔·克林顿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角色,他进入s任何一个房间后都能够迅速吸引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从克林顿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的一点是:不要漫无目标、表现随意或者举止轻慢,而要让你的‘客人’们有被尊重以及自己很重要的感觉。你来到这儿的目的就是为这些重要人物带来一些重要信息。”

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实现排练好的戏码,但又不完全是一场戏。它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这样一种心理定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的好奇心。托马斯·休斯比(Thomas Huseby)是西雅图风险投资公司SeaPoint的执行合伙人,他认为好奇心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家总是纠结于要向他人传递哪些信息,要告诉人们自己的哪些优势等,但事实是,大家都更喜欢与那些充满好奇心的人交谈。一旦人们认可你的好奇心,那么这种态度势必带来一些令人惊叹的事情。”

所以,初来乍到,足够的好奇心是一块敲门砖。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仅仅表现出对自己当下正在进行的项目或者生意的探究感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Esquire杂志社,会议通常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开场白:从赫斯特国际集团(Hearst Corporation)曼哈顿中城区办公大楼的21层会议室往外看,能够领略到哪些风景。如果来宾问起关于这个城市的任何信息,我们都会把他带到窗户前,让他迅速开始“游览”。雄伟的帝国大厦、英雄机长苏伦伯格当年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成功迫降挽救155位乘客的准确地点、第八大道上那尊麦当劳叔叔的雕像……如果你极目远眺,说不定还可以辨别出临近的田园风格纽泽西州的轮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谈资、令人愉悦并能充分调动兴趣的开场白。

目标明确、充满自信、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富有好奇心并乐在其中;愿意分享,乐于倾听——具备这些因素,还用得着担心无法获得认可?!那些重要人物没有理由不跟你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不管是进行更多的投资,还是与你签署一项合同,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你正是他们希望深度沟通并愉快合作的对象。

所以,在“开场一分钟”的绝佳表现后,坐下来,向人们展示你更精彩的一面吧!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