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孙涤 袁天鹏 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开会是现代人群体沟通最主要的形式。核查工作时间分配的详细记录不难发觉,主管们的紧俏的资源大部分是用在人际的协调沟通上,尤以开各类会议占去了最大份额。

  开会必然会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者,但不是每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很好地从会议中得到应有的价值。因此,中国人对开会,特别是目标不明、过程混淆、结论悬空的会议,常常是又害怕烦腻又无可奈何。

  笔者在美国留学,观察到校园里形形色色的自发社团,没有领导、指导、督导,议事和决策却能做得有板有眼,公司等机构组织的正式会议,就更其如此了。发觉各类会议,形式尽管有简有繁,但议事程序却是高度一致的。这个系统周密、逻辑周延、能有效促进效益的工具,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后升任工兵准将,令他永垂史册的杰作却是我们在推介的《议事规则》。他根据美国草根社团的实践和英国四百多年的议会程序,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编纂成《议事规则》,于1876年问世。它的重要性立即为人们所认识,影响迅速扩大,被接受为各类会议的议事准则。罗伯特1915年修订和大为扩充的第四版是个里程碑,由于其独特贡献,书名也早就被公认为《罗氏议事规则》了。当今世界,无论是公共领域中的联合国大会、欧盟议会、各国国会的议事程序,还是私人领域里如上市公司、合伙小店、兴趣团体、学校班会等的议事章程,无不以《议事规则》为依据和蓝本。而议事规则也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

  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建立之初,就竭诚呼吁国民运用议事规则的工具。从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的《追忆中山先生》里,我们能看到孙中山的努力。“辛亥革命后过了几天,中山先生动身经欧返国。临行时把一本Robert"s Parliamentary Law交给我,要我与麻哥把它译出来,并说中国人开会发言,无秩序,无方法,这本书将来会有用的。我和刘没有能译,后来还是先生自己译出来的。”

  还是在1991年的夏天,柏杨邀笔者之一的孙涤去他台北的家里餐叙,前辈对世事的洞明和精警令后辈终身受益。席间谈到中国人周而复始地犯同样的错误,柏杨先生把根由归结为他痛挞的国人的劣根性,“明明是留了七八级,却碍于面子,坚持狡辩只留了三四级。”

  姑且不论文明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然而就人的自利性来说,积年来的体验观察令笔者相信,西方人实在不比我们好多少。套句老话,彼此是“根性相近、习惯相远”。不过,若论剖析权衡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尽量不蹈同类的过失,欧美做的实在比我们高出许多。他们的历史经验,简单地说,是多多应用工具、方法、规制,而不要事事追溯到道德信仰,动辄要求改造人性的根本。

  西方实践的基点,不在于“去人欲”,而是强调使用可操作的工具,依靠程序来规范路径,从而达到效果。使用工具若能得法,人们的行为是大可以重塑和改进的。百余年来现代化努力的进程中,中国人也逐渐形成了发展方向上的共识;并在如何落实并获得成效方面,将越来越倚重具有操作性的工具和方法,形成行为规范,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和提升。

  再回到开会、议事这个话题,人类通过会议商讨集体的决策,必须有适当的机制来平衡和协调群体与个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否则难以持续有效。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作为工具,会议才能真正拓宽言路、集智广益、凝聚共识,才能产生实效。程序不当或者操作不当的话,后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大家都遭遇过低劣无效的会议,内容空泛、徒具形式,或者意见饱受压抑、遭到扭曲,或者各说各话、缺乏真实交流。人们会变得无奈、沮丧,甚至失去彼此间的信赖。企业的这些积习虽说根深蒂固,却是应该而且可以改变的。

  文明的议事规则能够帮助建立新的开会文化,提高决策效率,促进组织治理,重建诚信环境,增强规范运作,不再周而复始地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应该尽早使用这个被证明有效的操作型工具,来帮助我们持续发展和开放。

  [作者袁天鹏、孙涤为《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中文全译本译者,孙涤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