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寇北辰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如果要放置一件物品,我们可以平放、侧放、倒放、抬高、压低,可以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但如果要与一个人或一群人相处,就不能想怎么处就怎么处了,必须利用社会公认的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互相尊重是把一个人合理放置在社会中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互相尊重是管理的润滑剂,是中国式管理的基本要求。

  以现代化企业管理为例,我们分析下为什么要提倡互相尊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互相尊重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短期来看没有明显的效益,但从长期来看,互相尊重有利于维护正常的企业运营关系,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体现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使企业和谐,增加企业生命力,稳定员工;有利于扫平沟通障碍,最大程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互相尊重对不同的个体也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帮助个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扫清个人发展障碍,便于获得他人帮助,使个人收益达最大化,获得愉悦幸福的人生。

  互相尊重体现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要求个人懂礼、修身、明德,这符合儒家“仁”的思想特征;要求人们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按照法则做事,如果每个人都能尊重他人,就能达到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要求人们不仅要爱自己、爱亲人,更要尊重他人,爱他人,这又符合墨家博爱和兼爱的思想特征。

  互相尊重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早在古代的时候,我国思想家、政治家们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互相尊重、求同存异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法则。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就是国家与国家互相尊重的体现。同样,互相尊也是处理好组织与国家、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家庭、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实现和气生财,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

  综上,互相尊重现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现代管理的润滑剂。各种组织都必须提倡互相尊重的观念,引导和教育职工使之具备强烈的互相尊重意识,真正地从内心、态度和礼仪上尊重他人,才能更好地发扬团队精神,降低内耗,获得快速发展。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