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白立新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系统管理层级优化”是我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邓成华先生组建的“系统管理研究”小组的研究课题,我们都是系统管理论的支持者。
       我们认为:快速发展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系统管理层级。一般来说,做咨询就是做系统,为企业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如何构建一套既能支持企业当前正常运营,又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管理体系,使管理咨询更有实效性,而不是“看上去”很美却无法具体实施的实用的管理体系,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和目的。这一咨询思路与传统咨询的版块式构建不同。传统的板块式构建咨询,看上去富丽堂皇,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无处着手。而系统层级递进式管理依据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地位、营销水平、技术研发、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员工素养等现实因素,构建初级、中级、高级、优级四个层级的管理系统,使之在每个阶段都实现系统最优化,实现系统内部的平衡和谐良性运转。系统管理建设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级实现优化和升级。
     举个例子,某企业HR专员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推行人性化管理如果影响了员工执行力的提升,如何理顺二者的矛盾和关系?这两个问题如孤立、对立地看待,确实不太好协调,但是如果放在管理系统里来分析,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第一是放在时间系统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性管理和执行力提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创业阶段不可能提倡过多的人性管理,休假、福利等等都不可能健全;发展阶段的人性管理是渐进提升的,与企业资源整合和绩效增加成正比增加的。有个企业老板据说招待客户从来不铺张浪费,自己坚持每日 吃五块钱的盒饭,他说,把省下来的钱改善员工待遇,员工会给企业创造更高的回报。这个老板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企业已经度过了创业阶段,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市场关系,对外部客户和关系的依赖程度减少而更多依赖内部管理提升的发展阶段。作为员工渴望更高的福利待遇等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没错,但应该与企业的实力和发展阶段相对应和匹配。
    第二是放在方位系统里。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和效益,围绕这个目标,实施人性管理和提升执行力都是措施之一,换句话说,实施人性化管理和提升执行力是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二者如果独立起来,这套管理系统就不是良性运转的。举个例证来说,GCD在战争时代领导的军队在内部管理上很讲人性化的,提倡官兵平等,部队首长对普通士兵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战斗力的提升,假设一个战士接受了部队管理的人性管理的一面,上战场却贪生怕死,人性管理就是失败的,人性管理与战斗力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三放在动力系统里。促进待遇提升、企业效益提升的动力源泉到底来自哪里?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望?一套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发自内心的工作就是享受、付出就是得到的本性体现?企业管理,一定要规划和引导动力系统,使员工和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良性的发展动力。“自利则生 利他则久”,这套动力系统值得借鉴。
     第四是放在心性系统里。人心也是一个系统,没有被彻底满足的心理满足,凡事都是相对的、平衡的。很少有员工在打工的时候有创业、投资的理念,也很少有企业老板把员工视为创业的伙伴和资源,这二者的心理定位需要平衡。从本质上讲,一个人得到多少,在于付出了多少;一个人得到的越多,是因为他付出的越多。
     “系统管理层级优化”课题还处于研究、总结阶段,在经历几个企业咨询案例之后,我们将构建系统化的管理咨询模式和流程,以中医的世界观配以西医的方法论,打造一套中西结合的咨询模式。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