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很多管理者在经过一定的职业发展之后,就停滞不前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管理者骄傲自满,也不是组织没有给予敦促,而是管理者自己对追求进步缺乏深切的认识。他们总是低估不断进步所需的时间和努力,不知道自己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自我修炼和转变征程,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卓越的管理者。

在本文中,作者将管理定义为“对一群人的绩效负责”;这种责任体现在行动上,则是要发挥管理者的影响力,创造个人和组织佳绩。那么管理者如何做,才能改变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呢?本文作者聚焦于管理者必须做的实质性工作,提出了一种称为“三要务”的做法,即管好自己,管好公司人脉,管好团队。这三个要务囊括了管理者在进步征程上所需掌握的所有关键能力。

管好自己 管理始于自身,你的为人,你的想法和感受,你用什么信念和价值观指引自己的行动,特别是你如何与人交往,都会影响到他人。要想获得正面影响,你就必须培育他人对你的信任。这种信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你能力的信赖(你知道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二是对你品行的信赖(你的动机纯正,而且希望自己的下属业绩优异)。

管好公司人脉 任何组织都逃不开公司政治,这是由组织的三个先天特性决定的,有分工就有差异,有依存就有合作,资源稀缺就会有竞争。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选择逃避。为此,管理者必须秉持诚心和善意,积极在组织中创造各种有益于成功的条件,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并悉心加以维护,这样就能影响那些不归自己管理的人,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管好团队 太多的管理者都没意识到,由个人组成一群人与真正的团队是有差别的。真正的团队各成员会相互协同,彼此负责,大家有共同的使命,也有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制订的具体目标和计划。所以,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将所有下属作为整体来管理,通过团队去影响他们的个人行为。但是,在这么做的时候,也必须给予个体成员想要的关注。

这三项要务并非三种各不相干的管理能力,而是三种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做法。管理者在整个进步征程中,还必须随时了解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该如何做才能接着往前走。为此,有必要对照文中提供的“三要务自我测量表”,定期自省并且时时评估自己的表现。

管理者惟有通过工作中的历练,包括尝试、学习、观察、互动、实验,并不时地将自己推出舒适区,反复评估自己在“三要务”上的进展,才能进步。作者在文中还推荐了一个简单的三步法:

准备 每日 早上第一件事:先迅速思考一下当天要做哪些事情,问问自己如何利用每件事增进管理才能,帮助自己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要主动尝试一些新方法,这样才能学到新东西。

行动 选择一项平日必做的工作,但要换个新方法来做,而且要坚持到底。

回顾 行动之后,要检视自己的做法和结果。这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学习。反思是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经常反思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仍有待提高,也不必因此气馁,这恰好可以成为你奋进的动力。只要你能对自己负起责任,紧紧抓住管好自己、管好公司人脉和管好团队这三个要务,并且时时评估自己的进展状况,你就能成为卓越的管理者。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