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牛津管理评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在众多的管理学著作中,本没有“灭火”式管理这个概念,它是中国企业的首创,更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中国式管理的一种常态。当然,也是中国企业的一种无奈。

因为这种无奈,在中小企业里,管理等级这个概念表面看起来就变得非常模糊。不管高层、中层,不管老板还是干部,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企业现场扮演着“救火”的角色。高层做基层的事,基层做员工的事,员工们则无所事事,产品质量靠QC去把关,结局当然是把不了关,而生产进度几乎是依靠客户罚款来 “跟进”。一个字,就是“乱”,而且乱的不可开交。并且,因为长期处于“救火”状态中,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维也就慢慢变成“救火”式思维。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稳定的时期非常罕见。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这种随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化。但是,因为长期处于“救火”状态中,管理思维也就难成系统,很多企业对这些变化所做出的反应一般也都是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在很多企业中,很多简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多管理变革行为无疾而终,其原因也大都是来源于此。

实际上,很多时候外界的变化和危机都要求企业改变组织的战略思维模式,进行根本性的管理变革,假如我们只能运用“救火”思维的话,就只能对那些浮在表面的短期变动做出反应。而且,这些“灭火”式的管理行为还往往使得我们无暇顾及那些根本性的趋势,这些根本性的趋势却会在长远意义上真正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威胁。

“温水青蛙”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青蛙最后之所以死在温水中,也就是因为对水温的缓慢变化无法感知,而无法感知这种变化也就无法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结果危及生命。当然,我们的企业不是青蛙,但是,现实中“温水”式的陷阱和危机却比比皆是,企业领导要想不做这种青蛙,就必须及时跳出“灭火”式的管理思维,及时地建立企业管理的“消防系统”,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规避这种根本性的威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生意》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境界思维: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