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王楠 《管理学家》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在企业,团队成为组织中一个基本单位,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团队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团队的工作结果为导向,团队中的成员相互依赖、合作,保证在最低的内部不确定性以及最高的团队成员满意度的前提下达到高绩效。在目前研究者的视角中,与高绩效团队塑造的相关因素有:工作团队的规模、成员的能力、分配角色以及增强多样性、对于共同目的承诺、建立具体目标、领导与结构、社会堕化和责任心、适当的绩效评估与薪酬制度、信任。众多影响因素中,信任对于高绩效团队构建起到一个柔性的粘贴作用。

从1972年至今,人们渐渐认识到在团队内部,信任对于团队运作很重要,使得对于信任如何影响团队绩效的研究增多。尽管对于信任能否影响团队绩效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信任如何影响团队绩效的分析几乎没有。找出形成信任的团队过程,被认为是推进信任怎样影响团队绩效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是验证这些团队过程的实证研究却很少。而且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在每次跟踪时只关注一个团队过程或者只跟踪短期团队的多个团队过程,从而无法完全剖析信任如何影响团队绩效,同时得出的结论也不是必然能应用在持续运营团队中的。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汤姆·埃尔夫林(Tom Elfring)在2010年《美国管理学报》第53卷发表的《信任如何影响持续运营团队的绩效》(How Does Trus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Ongoing Teams?)对此问题做了最新研究。汤姆的研究团队选取了持续运营团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可以反映信任效力的不同团队过程,来推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该研究中,通过选用不同的团队过程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信任对团队绩效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这个关于信任影响团队绩效的最新研究中,除了考察信任是如何影响持续运营团队的绩效,并利用已有的关于信任和团队绩效的文章和理论,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综合性的多调节变量模型。研究主要关注3个团队过程,团队反思、团队监督和团队努力,同时检验这些历程是如何作为调节变量来共同作用于信任对于团队绩效的影响。而过去对于信任影响团队绩效的研究倾向于一次跟踪一个过程,例如Schippers的研究,只是跟踪团队反思。仅仅从一个团队过程来跟踪会造成过分强调其作为反映信任中介机制的重要性,相反地,检验多过程的中介角色不仅提供对于任何单一过程中介效果更正确的评估,而且还可以综合地去评估信任如何影响团队绩效。

 

研究数据来自一个跨国咨询公司的73个持续运营团队,通过分析这一组持续运营的税务咨询团队的数据,对前面提出的三个调节变量的多变量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经过对实证的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实证的结论支持团队监督和团队努力对信任的调节作用;第二,分析结果并没有支持反思的调节作用;第三,实证结果还发现信任如何影响持续运营团队与以往其他人对短期团队的实证研究结果相差很大;第四,研究最后提出了信任如何影响持续运营团队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解释。

结果表明了团队过程作为信任表现形式的重要性和信任对持续运营团队绩效影响的重要性。信任能在一些团队过程中影响绩效,但其中部分团队过程的作用在先前的研究中被夸大。研究结果还表明需要更多的特定背景下内部团队信任的理论,并希望可以激励大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分析团队内部信任如何影响团队绩效。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忙碌的农夫》
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点评:
做好目标设定、计划和预算是执行的基础。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