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段晓燕 《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创业导师:

  英特尔中国区投资总监吴蓉晖女士

  提问者:

  第三届清华 创业训练营企业营员

  提问一:我的企业做的时间很长了,是1992年成立的,到现在马上快20年了。原来一直是很小,2006年我们碰到了一个机会,开始大发展,但现在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这个企业是我的,跟我一块儿创业的员工是五六个人,到了现在,有很多的事情都是我做,他们都没有干劲了,我也想过分股票,为了行业的发展,为了公司,我还想走向世界。但是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再者,分股票到底是分多少,是分80%给他们,还是分20%给他们?是不是分了股票这个事情就解决了?

  吴蓉晖:你这个例子是非常典型的,早期都是志同道合在一起干,早期很好找,大家都是谈理想,谈到一块儿了,我们去干。但是在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单凭一个人(创始人)很难再完完全全的控制企业,他需要更多助手才能继续把企业做大。那么,是选择一个跟随自己创业多年的自己信得过但能力稍有欠缺的人来合作,还是从企业外部招聘一个能力不错但信任度稍微欠缺的人合作?何时对创业团队进行股权激励是比较适合的?

  企业创始人愿意拿出股票,分享一部分利益,和我的商业伙伴,我的员工,甚至是我的投资人,我们寻求共赢,这个说起来比较容易,但是通常最纠结的在什么地方,你对你的员工,或者是你直接的下面的管理人员,你自己的企业,对这些管理人员,你是靠信任,还是靠机制?

  所谓前者,就是这个人是跟着我干了10年时间了,所以说我信任他,交给他来管;所谓机制,就是给他们一些股票,或者是你的奖励和我的企业的利润挂钩的。今天上午和另外一个企业家提了,你能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像吴老师说的,这个是我们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1亿的100%肯定是小于10亿的10%”。然而这一点,很多企业家却看不透的,他们想的是:如果把部分股权分给手下,自己的股权就会减少担心一己私利的问题而没有看到这样才能让企业达到更大的规模。这个也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才行。

  (实习记者戴楚良根据1月21日清华 第三届“创业训练营”内容整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