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SteveTobak 商业英才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我们曾经抱怨所有无用的背靠背会议以及被要求重复数百封毫无必要的电子邮件。谁知道这会变得如此糟糕。我们过去常常说,没有过度交流这回事。现在,我们要做些什么以避免这种情况了。

  沟通失去了控制,它把工作中的所有乐趣—还有生产力—都带走了。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沟通对商业成功和组织效率像过去一样那么重要。只是过犹不及。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通过限制信息流保护行业的老问题变身为让所有人参与一切事情的过度协作的新问题。

  如果你问我,沟通钟摆远远地摆向了相反的方向,尽管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只是无数次重复的时尚,对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的过分强调,因为这是我们现在应该这样做事的方式? 这是对劳动力虚拟化的过度反应,控制和协调所有这些远程团队,远程工作者和弹性时间工作者的一次尝试?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都有智能手机,有不计其数的方式去发消息和聊天、社交媒体、虚拟会议和协作工具?

  不管什么原因,过度交流已经达到了流行病的程度,当我们已经不堪重负和资源不足的团队和劳动力管理无法承受得起时,这正在扼杀这个经济冲突和全球竞争的时代宝贵的生产力和效能。

  以下是避免过度交流的十种方法:

  1、每次开会—实地的或虚拟的—必须有一个目标,一项议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每次参加会议的人都必须有来开会的明确和确定的目的。

  2、不要向进程和团体中无限制的增加人。向每个进程、团体、交流、团队等增加一个人,就增加了复杂性并降低了生产力,因为这个人会说话办事,然后其他人往往要回应他,如此等等。养的猫越少,你总是越轻松。

  3、质疑对预定义电子邮件分发列表的广泛使用,重新考虑你抄送电子邮件的每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不加思索地点击“全部回复”。

  4、重新考虑为准备其他内部会议而开的内部会议,一层又一层的工作总结会,“全员参加”的会议的智慧,以及涉及危机中整个该死的世界的惊慌和下意识的反应。

  5、对员工的责任心,承担风险,以及主动解决自身问题进行鼓励和奖励。

  6、如果有人仍然在努力使矩阵管理行之有效,阻止他。要执行这一卓越的组织概念,几乎不可能不造成巨大的混乱,并最终带来比它能解决的更多的问题。

  7、警惕那种无关紧要的管理潮流,要是按照那些方法,结果只能是带来不计其数的不确定性结果的会议。记得OD发展组织吗?

  8、质疑普遍存在的“我想参与进来”和“让我留下来吧”的微观管理/控制心态。

  9、不要为了使用协作和交流工具而使用它们。如果净投资回报率不明确,不要去做。

  10、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记,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产。

  你看,我没有建议我们回到控制信息流的孤岛式守旧派的时候。只是我们在另一条道路上走得太远,需要省略一些不必要的沟通和协作事务,为真的会做工作的人建立一点平衡或至少留下点儿时间。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