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实战专家 营销管理:赢在“拐点”、企业文化的落地与执行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3年06月29日    华商智业 刘春华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应广大的企业家要求而即将召开的6月30日(青岛)的品牌公开课,里面融入了很多的营销和品牌实战案例,有一个亮点我想提前“剧透”一下:有一种营销的方法是把“事故”变为“故事”,例如海尔集团的砸冰箱的案例,例如沃尔玛公司的“不卖轮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一家名字叫奥达克余的日本百货公司的案例。这个案例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举步维艰的实体行业(当然包括商业和贸易等行业)来说,启发意义很大。

1.jpg

记住,互联网带来了新思维,但是我们知道企业管理是三易:不易,变易和简易。不易,也就是不变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个不变就是客户对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最佳的体验,不以这个为中心,一切所谓的转型和创新都是伪创新和假转型。


美国著名的记者基泰丝,有一年来到日本东京,她想给住在的东京的婆家送一份见面礼物。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买当时日本最有“面子”的礼物——“索尼”牌唱机。她来到日本的百货公司奥达克余挑选礼物,售货员彬彬有礼,特地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包装的机子。


回到住所,基泰丝开机试用时,却发现该机没有装内件,因而根本无法使用。她不由得火冒三丈,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奥达克余”交涉,并迅速写好了一篇新闻稿,题目是《笑脸背后的真面目》。

1.jpg

第二天一早,基泰丝在动身之前,忽然收到“奥达克余”打来的道歉电话。50分钟以后,一辆汽车赶到她的住处。从车上跳下“奥达克余”的副经理和提着大皮箱的职员。两人一进客厅便俯首鞠躬,表示特来请罪。除了送来一台新的合格的唱机外,又加送蛋糕一盒、毛巾一套和著名唱片一张。接着。副经理又打开记事簿,宣读了一份备忘录。上面记载着公司通宵达旦地纠正这一失误的全部经过。

1.jpg

原来。昨天下午4点30分清点商品时,售货员发现错将一个空心货样卖给了顾客。她立即报告公司警卫迅速寻找,但为时已迟。此事非同小可。经理接到报告后,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当时只有两条线索可循,即顾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据此,奥达克余公司连夜开始了一连串无异于大海捞针的行动:打了32次紧急电话,向东京各大宾馆查询,没有结果。再打电话问纽约“美国快递公司”总部,深夜接到回电,得知顾客在美国父母的电话号码。接着又打 电话去美国,得知顾客在东京婆家的电话号码。终于弄清了这位顾客在东京期间的住址和电话,这期间的紧急电话,合计35次!

1.jpg

这一切使基泰丝深受感动。她立即重写了新闻稿,题目叫做《35次紧急电话》。


后来这个故事成为危机公关或者是营销服务的经典案例,被后来的企业管理者们所传颂至今——如果你对客户是真诚的,所有的无心失误都会被谅解,而且会“不打不相识”。


把“事故”变为“故事”,是一个企业管理者、营销高层必备的管理技能——记住,不能刻意去做,而是无心插柳之作,否则就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下场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买复印纸的困惑》
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骂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一个买复印纸的小事,员工跑了三趟,老板气了三次。老板会摇头叹道,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心里会说,老板能力欠缺,连个任务都交待不清楚,只会支使下属白忙活!
点评:
行事前一定要做讲清结果,讲清后果,沟通到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刘春华课程
刘春华观点
刘春华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