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晋商文化学者 《营销管理》《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成败晋商-晋商文化的沉浮》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3年03月13日    周建波 两会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1.jpg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 教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两个毫不动摇”,即坚持发展国有经济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对此我坚决拥护。由于市场有外部性,为了实现产业均衡、收入均衡,以及完成民营企业做不了、做不成的重要工作等,必须发展国有经济,使之具有进行宏观调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国有经济。同时,正由于民营资本规模小,尽管有抵御危机能力差、随波逐流的弱点,但也存在管理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更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生产需求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存在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如何协调的矛盾。从理论方面看,国有经济从事的应该是民营经济做不了、做不成、做不好的事情,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民营经济现在做不了、做不成、做不好,未来做得了、做得成、做得好怎么办?显然国有经济应该退。但考虑到路径依赖,国有经济的退出是不容易的,这就会引发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冲突。二是国有经济一旦进入某个领域,初期确实做的是民营企业不容易做好、做成的,如在修路、架桥的工程领域,主要面向省城以上的高端市场,但随着高端市场的饱和,为了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或增值,势必进入地市级乃至县城等低端市场,这样又会引发和民营经济的矛盾。可见,如何把“两个毫不动摇”在实践中落地,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这很值得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去研究。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周建波课程
周建波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