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如何破解企业成长中的怪圈》《国企改革》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1年06月10日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赵学毅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四十年来,我国企业家前仆后继,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创造了海量的产品;我国企业家也创造了辉煌的思想,这些思想和企业创造的物质财富一样重要,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会有最优秀的管理思想、最优秀的核心价值观。”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第八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衡量企业要看品格

宋志平认为,不赚钱的企业肯定不是好企业,但赚了钱的企业也不见得就一定都是好企业。“衡量企业是不是好,我觉得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企业要有好的品格。”他说“要做有品格的企业,在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心员工和做世界公民等方面全力以赴。”

首先,企业要保护环境。我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这既是一个光荣的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讲,必须全力以赴,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不能只注意生产和效益,还要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气温的升高,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要积极尽到的责任。

其次,企业要热心公益。企业是一个创造财富的组织,创造的财富要再分配、再发展,同时还是要拿出一部分进行扶贫、支持教育、关心弱势群体。“企业做社会公益,能使员工产生更多的同理心,增加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宋志平认为。

再次,企业要关心员工。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股东的利益当然要关心,但员工的利益也要关心,社会相关者的利益都要关心,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让社会更美好。

最后,企业要做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指联合国契约组织里讲的做世界公民的原则,就是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应遵守可持续发展等共同的原则。宋志平表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各国去建设工厂,包括出口产品、技术到各个国家。我们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不光带着技术和产品,还要带着我们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企业家要符合时代要求

“今天对我国企业家来说,创新并创造财富,这是企业家一般性的特征,但对中国企业家来讲,还要有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宋志平表示,有没有家国情怀是我们衡量企业家的一个标准。

在宋志平看来,中国企业家是有使命的,那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企业家是有担当的,那就是对中国人民的社会责任。

“最近我去了中公教育,公司董事长李永新今年向北大捐资10亿元,设立了教育基金。中公教育刚起步的时候,就向学校支持了1000万元,后来公司规模逐渐大一些,又支持了1亿元,现在公司发展起来了,就又支持了10亿元。李永新说,如果未来公司继续发展,他愿意支持更多。”宋志平讲完这个故事随后说道,“过去这些年,我国的企业家是在创新并创造财富,还必须要尽社会责任。比如,企业家可以支持教育、支持扶贫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宋志平还讲到了一生主张“实业救国”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讲到了一次性捐款100亿元建应用技术大学的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还讲到了一次性将2亿股万科股票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王石……

“我国到了这样一个时代,企业家要想受人尊重,也应支持教育,支持扶贫,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这个时代已经来临。下一步,我们在定义企业家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他所在企业是否成功,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还要关注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否尽到社会责任。”宋志平最后表示,我们要重新定义企业家,大富翁不等于企业家,只有创新并尽社会责任的人,才称得上是企业家。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宋志平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