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环球网 田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再次表明,中国经济的确实现了V型反弹,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可以说一枝独秀。而在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基建尤其是传统基建发挥的作用又一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对于基建投资在刺激经济中的作用,舆论一直有些争议,那么,该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刺激还是依靠传统基建呢?

应该说,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整个人类社会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各国应对周期性危机都会采取的一种逆周期调节措施。比较典型的,如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依靠基建投资,成功地避免了深陷大萧条的泥沼中;日本在二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也有赖于年均增速10%以上的基建投资。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它依然受到各国政府决策者的青睐。不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和结构转变,也有一些国家基建投资和经济增速弱相关甚至负相关情况。

从实践上来看,无论是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把基建投资作为经济扩张手段对冲外需短期下滑带来的经济收缩在政策的成效上都是显著的。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高铁、机场、物流等基建投资的长期红利如今正在逐步显现。当然,尽管我们基建进展迅速,但就基础设施的人均水平来看,目前我们的情况大致相当于美国和日本基建投资高速增长的初期,尤其从地区均衡发展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对基建的需求依然很大。笔者认为,至少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而且,以往基建投资中的一些问题我们正在完善。去年我们出台的《政府投资条例》已经对决策审批环节、概算约束力、地方债务风险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定。现在进行的基建项目事先必须经过专家充分论证,从基建项目库中择机选出,这样项目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了。未来随着大数据和AI在基建领域的广泛应用,基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会进一步凸显。(作者是北京经济运行研究会副会长)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驴肉卷饼》
一哥们去买驴肉卷饼,对老板说:“给我卷一个,不要葱, 给我多放点肉,放,放,再放,再放点,再多放点……” 
老板抬头看着他,幽幽地说:“我给你卷头驴吧?”   
启示    
服务的前提是利润,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但绝不能消失,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所以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每个人都要生存,你拿走了他生存的空间,服务也就消失了。
请尊重每个行业每一位尽心尽力为我们服务的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田云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